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组织社会化概念被Schine(1968)引入到组织后,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不断丰富着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80后”高校毕业生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组织社会化的主要群体。企业“80后”高校毕业生组织社会化成功与否影响着员工去留、工作绩效的提升和工作潜能的发挥,这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关心的课题之一。
组织社会化主要包括组织社会化策略、组织社会化过程和组织社会化内容三个视角的研究,而本文侧重从组织社会化内容视角做研究。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了北京地区金融和I工业“80后”高校毕业生组织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以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为基础,对“80后”高校毕业生组织社会化内容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北京地区金融和I工业的实际以及“80后”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对其组织社会化内在机制进行探索,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指导企业员工顺利完成组织社会化的策略,为金融和I工业组织社会化提供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丰富了我国组织社会化的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充实了组织社会化理论研究;第二,以“80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融和IT两个在北京市具有战略产业地位的行业的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在北京市具有典型的意义和推广价值,并由此引起学者对其他行业的关注,建立一种研究框架和范式。第三,定量研究采取了针对研究对象群体的在线调查和现场收集方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数据采集的质量,定性分析中运用了纵向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深入理解“80后”金融和I工业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并且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了许多相互印证。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80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包含的4个维度依次是工作胜任社会化、组织政治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和组织文化社会化;“80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影响因素从个体因素看主动个性最重要,从组织因素看集体/个别社会化策略的组织社会化贡献最大;组织社会化内容对其行为绩效存在显著影响,但不同维度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80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组织社会化仅是其中一个方面;从人口组织学变量差异看出,“85前”员工工作胜任程度明显高于“85后”员工,IT业员工的工作胜任程度高于金融业员工,国有银行员工对组织文化的认识明显低于股份制银行。
本文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和建议主要有:第一,入职初期给予“80后”知识型员工在工作技能和工作胜任足够的组织支持;第二,重视集体/个别的的社会化策略在“80后“知识型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运用;第三,重视“80后”知识型员工主动个性因素在组织社会化中的作用,激发和鼓励员工的主动性;第四,关注“80后”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的良性压力,突出工作中的积极因素,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第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环境的内涵质量。
最后,本文总结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