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ptsI、hprK和clpX对棉花角斑病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_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角斑病(Cotton angular leaf spot)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pv.malvacearum,Xcm)侵染引起的一种棉花病害。该病发生于棉花生长的各个时期,可浸染棉花子叶、真叶、茎秆和棉铃等器官。不同棉花种类对于棉花角斑病的抗病性差异显著,陆地棉抗病,而海岛棉较易感病。近年来,随着海岛棉种植面积日益增大,棉花角斑病发生逐年加重,造成严重的损失。自然条件下,棉花角斑病菌(Xcm)生存和侵染寄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环境胁迫。细菌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是其发挥致病性的前提。目前,有关棉花角斑病菌的环境适应机制和致病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和蛋白质量控制系统是两种在多种细菌中保守存在的调控系统。前者主要参与糖类的选择吸收,有助于提高细菌对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后者依赖于ATPase的水解推动异常蛋白的去折叠和转运,控制蛋白的正确折叠和有序降解,维持细菌蛋白质代谢,保持细胞对于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目前,有关PTS系统和细菌蛋白质量控制系统对于细菌的适应性调节在多种细菌中已有深入研究,但是在棉花角斑病菌中这两种系统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PTS系统中的关键基因ptsI和hprK以及蛋白质量控制系统的 clpX基因,通过基因敲除和互补分析,测定了3个基因对于棉花角斑病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本研究根据重测序获得Xcm基因组序列,分别扩增出基因ptsI、hprK以及clpX开放阅读框的上游和下游侧翼序列,连接Xcm自杀载体pK18mobSacB,构建3个基因的敲除载体。之后通过接合作用导入受体菌 Xcm中,经单交换和双交换筛选,以及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对后,获得ptsI、hprK和clpX的敲除菌株。此外,分别扩增ptsI、hprK和clpX基因片段,连接宽宿主范围质粒,构建基因互补载体。将互补载体导入基因缺失菌株,获得基因互补菌株。分别测定了Xcm菌株野生型(wt)、基因缺失菌株ΔptsI,ΔhprK,ΔclpX,双敲除菌株ΔptsI,ΔhprK以及三个单敲除菌株的互补菌株在菌落形态、群体生长、运动性、生物薄膜(biofilm)形成、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糖利用以及在棉花内部定殖等生理特征。结果发现,三个基因对于Xcm生理性状的影响表明在多个方面:⑴基因ptsI参与细菌Xcm对糖的选择性吸收,显示出缺失菌株ΔptsI丧失对于麦芽糖、甘露糖的利用能力,缺失菌株对于葡萄糖的吸收效率降低,表明基因ptsI参与基团转运过程。此外,基因ptsI缺失后,病菌Xcm的生长情况发生变化、运动能力下降、对氧化胁迫的抗性有一定程度降低,在棉花内部的定殖能力下降,暗示基因ptsI参与多种环境适应过程。⑵基因hprK参与细菌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当hprK缺失后,缺失菌株对于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同时发现,hprK突变后,突变株ΔhprK反而提高了在生长上的菌体浓度,而双敲除菌株ΔptsI,ΔhprK的生长情况则略差于野生型 Xcm,因此推测基因 ptsI和hprK在细菌群体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作用。此外还发现,基因hprK参与细菌的生物薄膜形成、运动性以及对于氧化胁迫抗性。⑶基因clpX参与细菌的生物薄膜形成和运动性,表现为缺失菌株ΔclpX的运动能力减弱,且生物薄膜形成量较野生型显著降低。此外,与hprK类似,基因clpX也参与病菌Xcm对于氧化胁迫的抗性。另一方面,基因clpX在Xcm的群体生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经—大序》中这样阐释诗歌的定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
7月29日拍摄于广西贺州市贺街镇白沙村。夏收结束后,白沙村开阔的稻田水明如镜,夕阳洒在稻田里,田园风光宛若一幅油画。(新华社) July 29 was taken in Baisha Village, Hej
我国茶树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TRAP技术分别对分布在全国的51个茶树品种和16个茶树品种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结果如下: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茶树特点,进行综合设计,对茶树不同部位的DNA进行了比较,并对前人方法进行改良,探索出一套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高质量茶树DNA提取和纯化技术。2.从4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在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每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尽快行动起来,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准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数学教学  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新政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此对于现有很
摘要:幼儿期又称学龄前期,指3~6、7岁这一时期,幼儿的生长发育在这个时期十分迅速,心理学研究证明,4—6岁这一阶段是人这一生中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起步和奠基阶段,是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和脑发育的高峰期,更是各种基本动作技能和习惯的动力定性的初期。从生理上,这个时期的幼儿生长发育快,身体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从心里上,这时期的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新技能。所以这期间教授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是容易被幼儿接受的。
2015 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立项课题(PZS149 )  摘要:实验教学是顺利实施生物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开展生物实验,并且让生物实验更有趣味性是我们共同关注的。在生物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我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把关注实验结果改为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增加生物实验的趣味性,作为我们生物实验课的研究方向。把课本知识和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统一起来,这样学生
摘要:化学是一门偏应用型学科,对高中生的应用思维与实验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化学科目的特性决定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但在人们利用化学改变世界的同时,对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大量污染物质也随之产生。化学研究中走污染后治理的传统道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并且效果甚微。本文基于高中生视角,以多元化理性化的态度看待此现象,并针对高中化学的绿色化研究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研究;高中生视
小麦是世界上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大约35%的人口以之为主食。由于中国小麦育种长期的定向选择,使得栽培小麦的遗传基础狭窄,对于新的育种方法和新的遗传材料的需要已经非常迫切。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在小麦育种中已成为了一种常用育种方法。此外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是作物育种领域的一个创新,它可以利用砧穗广泛来源与砧穗嫁接技术的优点,大大的扩大了遗传基础。但是现在嫁接诱导引起的遗传机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伞形科藁本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传统中药材。以根茎供药用,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在中国普遍分布在四川,江西,云南,吉林,甘肃,贵州,江苏等省,四川省为川芎道地产区,已有1500多年栽种川芎的历史。本实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川芎17个居群的遗传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