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以吉县为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实现现代化必经之道的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改革、发展的焦点和重点。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逐年提升,城镇化的质量稳步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对推进新形势下的城镇化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更是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手册。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充满机遇与挑战。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依靠力量,一直以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引领和主导作用,如今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如何能够更好地承前启后,进一步助推农业、农村、农民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章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着重进行功能分析,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发挥着核心功能,是党开展农村工作的基础,发挥着保障功能,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发挥着衔接功能;第三部分阐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进程,着重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孕育着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是现代化的必经之道、有利于调结构、稳增长;第四部分以吉县为例,调查、分析、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最后针对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选优配强班子,抓好农村“两委”建设,要实施“三五治村”,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要运用微电影,营造良好村风民风,要坚持问题导向,夯实组织建设基础,要整合党建资源,统筹城乡共建工作,要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推进党建责任落实。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教学及管理成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主要阐述在面授教学形式下,职业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想通过智能手机构建移动教育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经济增速使我国在短短30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仍旧落后,公民参与质量较低。但民主政治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践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大学在国家各项战略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使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达成毫无疑
信仰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一个人的意识反作用于人的行为,信仰属于意识的范畴,因此,一个人的信仰,影响着这个人的全部行为。一个民族的信仰,对这个民族的未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就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六册课本包括中外古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因此,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想
在今年1月18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 At t
现代化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正确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他们广泛分布在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快速地改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逐渐转换人民大众的艺术审美观。人民群众的日常娱乐愈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