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背景下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机制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在进入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整合延伸化工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成为该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也衍生了许多潜在危险,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工产业集群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化应急管理是化工产业集群内企业有效防控安全事故的有利手段,但数字化能力不够、“不会推”“不敢推”等问题困扰其选择推行数字化应急管理。那么,化工企业选择是否推行数字化应急管理的关键问题就是推行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的,因此,在产业集群背景下研究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的推行机制,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产业集群背景下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行为,总结出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的影响因素,建立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行为的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对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仿真,得出各影响因素对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的影响机制,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总结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出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行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有直接潜在收益、间接潜在收益、推行成本、补贴政策等。(2)通过构建化工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化工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找到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化工企业之间模仿学习的必要性,而政府作为博弈方进行监管对于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的推行并没有发挥作用。(3)以化工企业为网络中的节点,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为网络的连边,对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推行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参数变化对集群网络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直接潜在收益、间接潜在收益、潜在收益贴现因子、由市场决定的直接利润的增大、推行成本的减少,较高的政府补贴、适度的惩罚机制都对化工企业数字化应急管理的推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网络规模的大小对最终的演化结果也有显著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合理利用能够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将其视为持续不断产生信息的过程。显而易见,在该过程中,信息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只有在高效地获得创新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确保联盟创新项目高效实施。然而,由于联盟中的企业以及学校研究所等成员可能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同地区,成员之间很难对彼此建立足够了解,因而容易产生不信任,影响创新信息共享效率。区
学位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继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就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作为衡量一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指标,也因此受到业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根据已有文献,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近年来一
学位
<正>煤炭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产业之一,近些年来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想要获得外部竞争的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内部管理工作,构建精益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的融合。煤炭企业的业财融合工作,对管理决策和长期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从当前形势来看,企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势在必行,而精益财务管理体系的形成,将会是重要的一步。
期刊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债务融资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金融风险从“资本充足风险为主”转变为“资本充足风险”和“透明度风险”并重,对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交易所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中承担着“一线监管”职责,问询函成为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的一个重要机制。注册制实施以来,强化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障债券融资市场健康发展,更加凸显问询监管机制的重要性。问询函作
学位
报纸
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是聚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责任的三位一体的新投资理念,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途径。自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ESG理念愈发受到金融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在ESG理念大行其道的当下,ESG评级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商道融绿首次ESG评
学位
资源型企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和资源保障程度下降,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生产过程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浪费问题,实现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的重要途径。因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党和国家对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质量保证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突破困境,提升国家审计质量?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被寄予为破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那么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是否能提升国家审计质量的新动力?地方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能否破解审计任务增加和审计人力资源有限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地,不同地区、制
学位
为应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恶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郑重提出了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国,积极参与大气治理,落实《巴黎协定》,承担减排责任义不容辞。绿色债券作为中国绿色金融高阶发展的标志性产品,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赋能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基于双重红利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