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德·克利考特生态伦理主义理论述评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12345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尔德·克利考特(J. Baird Callicott)被看作是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当代阐释者,作为环境哲学领域的核心人物,他从一种全新的伦理学视角出发,以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哥白尼天文学为基础,引入休谟和斯密的道德情感理论,深化和完善了大地伦理学,对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克利考特生态伦理主义理论。论文在对大量第一手外文文献进行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历时性的纵向考查分析其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通过共时性的横向比较,探讨其生态哲学思想的学术特点。论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并梳理了其生态伦理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论文将克利考特生态伦理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三大部分:即大地伦理观、环境伦理观和自然价值观。  针对克利考特生态伦理主义的基本内容,本论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生态哲学的理论特征,包括生态中心主义、伦理整体主义和生态自然主义。克利考特从“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环境主义与动物解放之间的结合,并通过共同体成员的概念将他们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了“伦理整体主义”的思想,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理论以及伦理整体主义的三级对立,并明确表示以自然的内在价值为核心的“生态自然主义”对于生态哲学的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论文的最后部分对克利考特生态伦理主义理论进行了简要评价。
其他文献
该文从生命科学的视野对合作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将合作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以寻求发展策略.该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并溯本追源合作现象的研究及其方法.
对正义的不懈追求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正义从根本上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愿,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具体展现。在阶级社会里永恒的、普遍的正义是不存在的。马克思
  本文以“性”范畴在宋明时期的逻辑发展为线索,考察了宋明时期几位重要的理学农对“性”范畴的概说,力图据此揭示出李贽的思想学说与孟子的思想学说的关系——李的思想既是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更为重要。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引导学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
期刊
为降低整体船队运营风险,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在成本和运量约束条件下建立风险控制模型.数值分析显示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verall fleet operation
人们对正义的理解从源头上追索来源于神话.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氛围,对应不同的运思方式和研究范式,致使正义发生了从"应有"到"共识"的嬗变,这种嬗
我国价值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有20余年。与社会转型历程相对应,我国价值论研究是沿着启蒙——后启蒙脉络进行的,即20多年价值论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启蒙阶段,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