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到后启蒙——我国价值论发展脉络的一种新的解读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价值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有20余年。与社会转型历程相对应,我国价值论研究是沿着启蒙——后启蒙脉络进行的,即20多年价值论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启蒙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后启蒙阶段,从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 在启蒙阶段,价值论承担社会思想启蒙的角色,主要关注价值的本质问题、价值论思想渊源的梳理、评价论和价值观研究、学科体系的建立等主题。在价值问题的阐发及其主题化、推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带动民众个体价值观念的变革等层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于社会转型与学科背景的影响,启蒙阶段价值论在学科定位、研究的思维方式、思想渊源的疏通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价值论进一步发展。凭借对改革的总结以及对全球化浪潮的判断,我国学者对价值论的启蒙阶段进行批判,推动价值论进入后启蒙阶段。 在后启蒙阶段,价值论对启蒙的成果及其意义进行全面反思。在方法论研究、与美学等其他学科融合研究、实践基础重建价值论等方面进行探索。后启蒙阶段是过渡阶段,通过它推动价值论深入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技术发生异化,既有其社会属性的因素,也有其自然属性的因素.随着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自然属性逐渐成为其异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有效地克服技术的异化,除
该文从生命科学的视野对合作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将合作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以寻求发展策略.该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并溯本追源合作现象的研究及其方法.
对正义的不懈追求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正义从根本上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愿,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具体展现。在阶级社会里永恒的、普遍的正义是不存在的。马克思
  本文以“性”范畴在宋明时期的逻辑发展为线索,考察了宋明时期几位重要的理学农对“性”范畴的概说,力图据此揭示出李贽的思想学说与孟子的思想学说的关系——李的思想既是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更为重要。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引导学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
期刊
为降低整体船队运营风险,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在成本和运量约束条件下建立风险控制模型.数值分析显示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verall fleet operation
人们对正义的理解从源头上追索来源于神话.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氛围,对应不同的运思方式和研究范式,致使正义发生了从"应有"到"共识"的嬗变,这种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