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价值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有20余年。与社会转型历程相对应,我国价值论研究是沿着启蒙——后启蒙脉络进行的,即20多年价值论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启蒙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后启蒙阶段,从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
在启蒙阶段,价值论承担社会思想启蒙的角色,主要关注价值的本质问题、价值论思想渊源的梳理、评价论和价值观研究、学科体系的建立等主题。在价值问题的阐发及其主题化、推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带动民众个体价值观念的变革等层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于社会转型与学科背景的影响,启蒙阶段价值论在学科定位、研究的思维方式、思想渊源的疏通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价值论进一步发展。凭借对改革的总结以及对全球化浪潮的判断,我国学者对价值论的启蒙阶段进行批判,推动价值论进入后启蒙阶段。
在后启蒙阶段,价值论对启蒙的成果及其意义进行全面反思。在方法论研究、与美学等其他学科融合研究、实践基础重建价值论等方面进行探索。后启蒙阶段是过渡阶段,通过它推动价值论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