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创作中的中庸思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ong966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庸思想作为儒家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一直决定着中国文人士子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观照着我国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影响着国人的审美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拥有根深蒂固的“尚中”理念,“中和之美”和“否极泰来”的价值取向已深入到骨髓,不会轻易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元代为外族统治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和挑战,映射在文学创作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都表现出与前代文学的不同,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元杂剧一改以往温文尔雅的文学风貌,追求明朗豪放通俗的文学特征,这与前代文学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但当我们重新审视元杂剧创作时,不难发现它与西方戏剧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还有一种渗透到骨子里而无法改变的追求“和”的美学特征,以及在人物塑造上力求含蓄、人物性格的刻画力求温柔敦厚的特点。这一特征有着明显的民族烙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所展现出的共性,这一共性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究其根源,主要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中庸思想左右着人们的审美标准。本文试从中庸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入手,考究中庸观在国人头脑中折射的含义及对文学评价的影响,由此研究其对元杂剧创作形式的影响:无论是叙事的主体意识性、杂剧形式的悲喜交替性还是圆式结尾,无不再现着“中和之美”以及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诗风。以上这些无不说明元杂剧的创作是在中庸思想观照下的文学创作。
其他文献
第68届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刚刚落下帷幕。本届戏剧节由集演员、剧作家和导演于一身的法国著名艺术家奥利维耶·庇担任主席,他是继戏剧节创始人让·维拉尔(Jean Vilar)之后第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对中国古典舞的理解、中国古典舞中圆的主要作用和地位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正>文化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国家向公民提供各类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宣传鼓动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群众文
幽默理论研究文献丰富,然而从语言学,尤其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来研究言语幽默并不多见;人们对言语幽默提出很多不同的解释模式,但鲜见综合模式。本文致力于研究一种特殊的言语幽默
21世纪的经济文化呈现全球化发展态势,随着国际性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我国对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的创造性、探索性等提出更高要求。英语专业研究生作为学术科研的重要生力军,其学
大明宫遗址公园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实施旅游参观类文化产业开发,实现文化的复活和再生。大明宫遗址所拥有的物质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宫殿遗址本身价值巨大、考古
在中国的舞蹈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够体现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当属中国古典舞这一支。然而,中国古典舞究竟是什么也成为了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是中国古代的舞蹈?是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仪器技术。它彻底改变了以往仪器的灵活性不强、成本过高的缺点,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传统仪器的各项功能,从而在计算机
李白与西域文化关系颇深,就西域乐舞对其创作的影响,就不仅只是表现在这些乐舞作为题材出现于其作品之中,更重要的是在李白的创作构思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这方
《小草斋诗话》是明代后期闽地文人谢肇淛(1567-1624)的诗话作品。谢肇淛一生经历了整个万历朝政治社会的变迁,见识卓绝,著作甚丰,堪称晚明一位杰出的学者。随着近年来对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