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电视节目编排的系统思考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s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对节目编排的关注度远远小于节目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观念。对节目编排的重视,直接显示了在多频道时代竞争的激化,更显示了由传者本位到受者本位的传播理念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节目编排基本按照生产者、传播者、组织者的需要来安排,所谓的主次、先后遵循节目的导向、教育、宣传功能来定,一些现在认为观赏性较强、新闻价值较高的节目则不受青睐。市场化的到来使节目编排的“辅助性”作用得到提升,收视率、与观众的兼容性、竞争频道和广告收益统统被纳入节目编排的考虑范畴,节目编排也就需要更多地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收视习惯,节目编排的影响要素不断扩展。  虽然节假日的范畴除了春节、五一、十一长假,还包括寒暑假和周末,但是它的地位的显现是随着长假制度的出现而逐渐被重视的。“假日经济”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发展,也为电视业创造了新的收视增长空间。从2001年开始,节假日的节目编排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从最初的依靠直觉播放以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到开发出特定的节假日产品,如《五一七天乐》、《周末大放送》等,节假日的节目编排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只重视黄金时段,过分追逐年轻观众,长期的整体策划突显疲态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没有将各个影响要素串联成一个整体考虑,没有将节假日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对待。以系统论介入节假日电视节目编排研究可以弥补以上不足,从整体上运筹帷幄,提出最佳的编排策略。  节假日的节目编排是节目编排系统的一个分支,笔者从对节目编排影响要素的解析入手,探求结果同样适用于节假日的节目编排。系统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础,从以往学者对节目编排所下的定义和对编排策略的探索中可以归纳出,节目编排系统的要素大致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要素包括节目和频道、媒体,外部要素包括观众和效益,点明了外界环境的影响。  根据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笔者构建了系统模型,显示电视节目编排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如何构成及相互牵制,期望按照系统要素之间的有序整合发挥系统的最大化功能。整体性是系统最根本、最基础的特征,任何要素只有通过整体才能实现它的存在价值,各要素有机结合构成的整体发挥着单个要素所没有的功能,而关联性是整体性得以实现的保证。构建系统模型的目的,也就是更清楚地洞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为总结编排策略提供更好的参照。  内部要素中,节目和频道、媒体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是,节目的选择、安排、推广、评估将直接影响到频道、媒体品牌的构建,反过来频道、媒体的自制能力、定位将约束节目的选择标准,这条关系线借鉴到节假日的编排策略中可以总结出假日节目的创新必须在频道、媒体的整体定位之下进行,通过节目推广维护并加强频道的品牌形象。  外部环境中,观众与效益的多寡直接关系到频道的生存,不同的目标观众,对应的不同的收视心理和取向将影响到广告招商策略,反过来市场容量、竞争频道促使针对相同或不同的目标观众采取相应对策。这条关系线借鉴在节假日的编排策略中可以归纳为利用节假日新增的观众群为频道带来额外效益,以富有社会效益的节目对观众施加有效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媒介的影响力。  内外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是系统模型中关系最多、最复杂的,主要体现在节目和观众、竞争频道的制横以及依据赢利的需要而有选择地编排节目。对编排策略的启示是结合频道目标观众和节假日主力观众的需求编排节目,并建立客户营销的观念。变“一切从节目出发”为“最终通过节目来实现电视的整体营销”,将观众营销和客户营销相结合进行节目编排,精准定位,不盲目贪大求全而失去频道本身的魅力。  节假日独特的市场资源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构建系统模型有利于电视人以联系的观点、整合营销的意识提出更好的编排策略,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效益,节目编排的价值即在此。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在社会日常生活中逐步占据了中心位置,传媒在其中推波助澜,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商业化和泛娱乐化倾向。网红作为互联网时代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属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近些年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媒介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经融入了西藏乡镇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媒介的发展加速了西藏乡镇的社会
期刊
期刊
现代人所使用和接触的各种环境,都离不开生活和工作,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也离不开这两个主题,我们最终为“生活”而设计,为“工作”而设计.严格意义上来说,“工作”实际上
期刊
期刊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文明的进步,但其消极影响日益给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社会安定带来越来越多的威胁。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当今世界已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传媒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在这20多年里,传媒发展迅猛:报纸数量有了稳定增长,报纸种类日益丰富,报业结构也日趋合理,报业的广告额也不断增长;广播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