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及分离纯化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32411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花黄色素具有诸多药理功效,较其他天然色素其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各行业对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疆红花中红花黄色素含量达22~30%,是生产红花黄色素的良好原料。本论文对新疆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红花黄色素生产中色价低、灰分高两个难题。对红花黄色素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了红花黄色素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料液比1:12,70℃提取三次,每次1.5hr;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花黄色素:药材:树脂=1:10,上样流速为2.5ml/min,洗脱流速为2.5ml/min,树脂柱径高比为1:13;利用分析液相、制备液相、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分离红花黄色素得到两种色素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Anhydrosafflor yellow B;红花黄色素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流动相:A-乙腈和B- 0.5%磷酸水,梯度洗脱程序:0~60min A(5%~25%)、B(95%~75%),60~70min A(25%~5%)、B(75%~95%);检测波长:275nm;流速:1ml/min;柱温:25°C;进样量:10μl。利用优化工艺纯化的红花黄色素色价达到1500,灰分降至4%以下,色素得率在11%以上,经试验验证该工艺合理、稳定;经纯化的红花黄色素含有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成分,是食品、保健品、药品的良好原料;红花黄色素指纹图谱的建立为红花黄色素更为科学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1 研究概要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是一个多年来备受关注却又充满争议的老话题,尤其对于合并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急性期降低血压可能影响脑血流灌注而导致梗死体积扩大
目的通过开展疼痛膏贴的药效学研究,评价疼痛膏贴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①通过对大鼠皮肤急性毒性实验观察药物的毒性;②通过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实验,观察疼痛膏贴的
静脉溶栓是治疗缺血性卒中有效的方法。出血转化是静脉溶栓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溶栓后出血评分是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率的预测模型,它的3项评价指标分别为
目的:采用基于影像学资料的五种不同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对相关病例进行预测,并分别以预测结果与实际塌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优化出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的方法,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自1978年李镐汪等从疫区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汉坦病毒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