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肾占位血流动力学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ou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超声造影在肾占位血流动力学中的基础研究第一章超声引导建立VX2兔肾肿瘤模型及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建立兔肾移植肿瘤模型的方法。方法25只新西兰白兔,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兔双侧肾脏,分别注入肿瘤组织块,术后超声随访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25只兔中22只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88.0%(22/25)。22只兔共40个肾脏进行了穿刺接种,其中20只兔的35个肾脏有肿瘤发生,肿瘤种植成功率87.5%(35/40)。穿刺术后两周肿瘤生长平均直径大于11.8mm,易于超声观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建立兔双肾肿瘤模型适合于动物实验研究模型的建立和超声观察。第二章VX2兔肾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及检出率的研究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造影在检测VX2兔肾肿瘤中的意义。方法10只新西兰白兔,在超声引导下接种VX2肿瘤,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高频超声造影。仪器选用百胜DU6增强型,具有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造影剂选用SonoVue,观察肿瘤的增强表现,比较造影前后检出的肿瘤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0只兔肾接种成功,病理大体标本共发现24个肿瘤(包括播散灶),超声造影前发现11个,造影后发现21个,检出最小肿瘤为5mm,检出率分别为45.8%(11/24)和87.5%(21/24)(P=0.006)。超声造影显示兔肾肿瘤的典型表现为同步或缓慢增强,但增强强度较肾实质低且多呈不均匀,很快消退呈低回声改变。病理显示兔肾肿瘤超声造影增强的区域均为肿瘤存活区,而未增强区域均为坏死组织。结论高频超声造影能很好地反映VX2兔肾肿瘤血供和坏死情况,对提高肾肿瘤检出率有很大意义。第二部分超声造影在肾占位血流动力学中的临床研究第一章肾占位的超声造影表现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占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2月超声检查432个肾占位,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每个肿块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恶性肿瘤共346个病灶,良性肿块共86个病灶。先行常规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血管位置等表现,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的增强表现。结果造影时恶性组增强率高于良性组(P=0.000)。良恶性肾占位的造影时相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以同步增强为主,良性组以缓慢增强居多,两组在增强表现上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以快速减退居多,良性组以同步或缓慢减退居多,两组在减退表现上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超声造影达峰时不均匀居多,良性组超声造影达峰时均匀居多,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超声造影达峰时恶性组以高回声居多,良性组以等回声居多,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6)。实质期恶性组见假包膜19.4%(67/346),良性组见假包膜3.5%(3/86),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超声造影通过显示肾脏占位的增强表现和均匀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占位。第二章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肾占位血流检测中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显示肾占位血供的能力。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2月超声检查432个肾占位,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每个肿块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恶性肿瘤共346个病灶,良性肿块共86个病灶。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血管位置等表现,肾占位血管按其多寡分为0-Ⅳ级。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的增强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恶性组血流显示率高于良性组(P=0.000),其动脉血流信号显示率也高于良性组(P=0.000)。恶性组以Ⅲ~Ⅳ级为主,而良性组以0级或Ⅲ级为主,两组血流信号分级表现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无论肾占位血流信号的总显示率还是对于恶性肾占位或良性肾占位的血流信号显示率,超声造影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结论超声造影充分反映病灶内部的血供,提高血流的检出率,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第三章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测肾脏占位均匀度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反映肾占位内部结构的能力。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2月超声检查432个肾占位,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每个肿块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恶性肿瘤共346个病灶,良性肿块共86个病灶。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血管位置等表现,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的增强表现。。肾占位的大小按其最大径线的超声测值以1 cm间隔分为Ⅰ~Ⅵ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恶性组中囊实性占位的比例高于良性组,而恶性组囊性占比却低于良性组,两组病灶内部的回声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中73.4%(254/346)超声造影达峰值时显示为部分不增强区或增强不均匀、分隔样增强或蜂窝状结构;良性组中33.7%(29/86)超声造影达峰值显示为部分不增强区或不均匀增强、分隔样增强或蜂窝状结构,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除Ⅰ级病灶外,良性组超声造影后内部回声均匀的病灶百分率明显高于恶性组(P=0.000)。恶性组超声造影后内部回声均匀的病灶百分率与病灶大小呈负相关(P=0.000)。结论超声造影能充分反映肾占位的内部结构,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第四章超声造影对提高小肾癌诊断率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1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最大直径测值≤3 cm的小肾癌共120个肿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常规超声显示低回声肿瘤、高回声瘤周环状无回声、高回声瘤内无回声或低回声,作为诊断小肾癌标准;按超声造影皮质期不同增强方式分为2组,造影时肿瘤同步增强并达峰值呈高回声或等回声、缓慢增强并达峰值呈低回声,作为诊断小肾癌标准。结果常规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21个,高回声瘤周环状无回声14个,高回声瘤内无回声或低回声31个,常规超声的诊断阳性率为53.3%(64/120,重叠按1个计算)。造影皮质期不同增强方式两组达峰时内部回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实质期造影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但达峰值内部回声均匀病灶的百分率和假包膜出现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造影时肿瘤同步增强并达峰值高回声或等回声103个,缓慢增强并达峰值低回声7个,超声造影的诊断阳性率为91.7%(110/120)。结论超声造影诊断小肾癌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常规超声。第五章超声造影在肾细胞癌亚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细胞癌亚型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2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肾细胞癌346个,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先行常规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血管位置等表现,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的增强表现。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04个为透明细胞肾癌,23个为乳头状肾癌,19个为嫌色细胞肾癌。不同亚型肾细胞癌常规超声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异。不同亚型肾细胞癌的增强时相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头状肾癌与透明细胞肾癌比较,两组病灶皮质期的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灶达峰值回声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灶实质期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嫌色细胞肾癌与透明细胞肾癌比较,两组病灶皮质期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灶达峰值病灶回声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灶实质期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造影使鉴别肾细胞癌亚型成为可能。第六章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囊性肾占位的价值探讨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囊性肾占位的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2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良恶性囊性肾占位共103个,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参照Bosniak CT分级标准,造影前后按照囊性肾占位的囊壁、分隔数目、钙化及囊内结节、血流信号及增强等特征进行分级。结果良恶性囊性肾占位造影时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囊性肾占位均以同步增强为主。良性病灶达峰值时增强程度以等于肾皮质多见,而恶性肿瘤增强程度有等回声、高回声及低回声,两组达峰值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2)。恶性组达峰值均匀增强的病灶占1.4%(1/69),良性组占26.1%(6/23),恶性组明显低于良性组(P=0.001)。恶性组实质期29.0%(20/69)病灶有假包膜,良性组均未见假包膜,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4)。常规超声对恶性囊性肾占位的诊断敏感性为55.1%(38/69),特异性为85.3%(29/34),准确性为65.0%(67/103),阳性预测值为88.4%(38/43),阴性预测值为48.3%(29/60),阳性似然比为3.7。超声造影对恶性囊性肾占位的诊断敏感性为69.6%(48/69)、特异性为97.1%(33/34),准确性为78.6%(81/103),阳性预测值为98.0%(48/49),阴性预测值为61.1%(33/54),阳性似然比为23.7。结论超声造影对良恶性囊性肾占位的诊断优于常规超声。第七章超声造影对提高肾错构瘤诊断率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提高肾错构瘤诊断准确率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8月至2009年11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肾错构瘤52个,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先行常规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血管位置等表现,然后根据肿瘤高低回声不同分成两组,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的增强表现。造影时缓慢向心增强和达峰值均匀等回声或高回声作为诊断肾错构瘤的特征。结果术前常规超声诊断肾错构瘤灵敏度为65.4%(34/52)。超声造影皮质期42个病灶见缓慢增强,达峰值呈等回声或高回声并均匀增强40个。高低回声肾错构瘤超声造影时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错构瘤的超声造影皮质期和实质期的表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00,P=0.162),达峰值表现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错构瘤超声造影达峰值时均匀病灶百分率和实质期包膜出现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45,P=0.083)。超声造影诊断。肾错构瘤的灵敏度为76.9%(40/52)。结论超声造影能反映肾错构瘤的血流灌注特点,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较大的帮助。第八章超声造影提高疑难肾肿瘤检出率的研究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提高疑难肾肿瘤检出率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10年1月常规超声显示困难的36个肾肿瘤行超声造影检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血管位置等表现,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的增强表现。建立肾肿瘤造影前后病灶明显性评分标准并计算。结果常规超声显示27个肿瘤边界欠清或不清,内部等回声18个,19个显示内部或周边血流信号,余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疑难肾肿瘤超声造影后在病灶的边界、内部回声和血供明显性方面大有改善,造影前后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疑难肾肿瘤病灶的明显性积分高于造影前(P=0.000)。结论超声造影能显著提高疑难肾肿瘤病灶的检出率,优于常规超声。第九章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肾占位诊断中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两者诊断肾占位的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281个肾占位,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将超声造影的表现与增强CT的表现进行分析与比较,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将两者在肾占位中的诊断价值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本组恶性肾占位超声造影峰值期表现为不均匀的病灶所占百分比和增强CT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05)。恶性肾占位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7.3%(218/224),特异性70.2%(40/57),阳性预测值92.8%(218/235),阴性预测值87.0%(40/46),准确率为91.8%(258/281);增强CT诊断的敏感性87.9%(197/224),特异性64.9%(37/57),阳性预测值90.8%(197/217),阴性预测值57.8%(37/64),准确率为83.3%(234/281)。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肾肿瘤的准确率略优于增强CT。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兆伟教授巧用六大"透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le reflux gastritis,BRE)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分别从单教授对BRE病因病机的认识、单教授对"透法"在BRE的
本文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内涵解析,提出了本研究对于音乐教育生活化内涵的理解,提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价值所在。通过揭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各科室监控人员使用与医院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当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现状,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现实
[目的]探讨涤痰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片
为实现微小尺寸零件表面缺陷的快速精确检验,对微小尺寸零件表面缺陷光学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以典型微小尺寸环形零件为研究对象,从零件的表面特征、缺陷类型及检测算法出发
近年来,随着纸和纸板产量的持续增长,国内造纸行业对涂布级精制高岭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高岭土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是造纸涂布用高岭土却很少,目前的高档高岭土颜料主要
航电系统是飞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完成飞行控制、通信导航等特殊而关键的功能。一个基本的航电系统由多种航电设备及各种子系统组成,通过接口种类多、接口数目大的电子设备
接口模拟和监控软件是航空电子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了仿真层仿真数据与航空总线上的物理层数据之间的转换,并可实时监控转换数据。本文根据实际的应
危机,从爆发到恢复都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而这种消耗正是在当今社会所应该重视和避免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进一步实践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