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生基因sdm的定位及其与Sd1基因的互作效应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矮源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和70年代杂种优势的利用使我国水稻单产发生了两次革命性飞跃。水稻育种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就是利用半矮秆基因sd1培育抗倒耐肥的新品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世界粮食产量。可长时间使用单一半矮源基因sd1,既不利于保持矮源的多样性,也存在诸多潜在的风险。因此发掘、鉴定和利用新的矮秆资是水稻育种重要的任务。本研究以矮杆多蘖突变体M22-3-2和八个不同供体且携带Sd1基因的高杆SSSL(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材料为亲本杂交,经过5代的回交和筛选,将sdm基因和八个来源不同Sd1基因和分别导入到华粳籼74中,构建以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单片段代换系和双片段聚合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携带sdm基因和Sd1基因的SSSL及Sd1-sdm双片段聚合系。2013年早季前人利用矮杆多蘖突变体M22-3-2分别与八个不同供体来源的高秆SSSL材料杂交,获得八个同时含有Sd1基因和sdm基因杂交组合F1;从2013年晚季至2014年晚季,用F1与华粳籼74回交获得八个含有同时含有Sd1基因和sdm基因的BC3F1。在2014年晚季,选择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316对微卫星标记对八个组合的BC3F1进行全基因组背景检测,发现这些BC3F1中含有610个华粳籼74遗传背景以外的其他片段。为了获得以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的sdm-Sd1双片段聚合系,从2015年早季至2015年晚季,继续用华粳籼74回交BC3F1,最终获得八个含有同时含有Sd1基因和sdm基因的BC5F1。经过全基因组背景检测,发现这些BC5F1只含有携带Sd1基因和sdm基因的片段,其他遗传背景与华粳籼74相同。2016年早季种植BC5F1,从分离群体BC5F2中获得了一系列纯合的sdm-SSSLs、Sd1-SSSLs和Sd1-sdm双片段聚合系单株,这些单株在2016年晚季发展成株系并考察其表型。2.sdm基因的代换作图。本研究经过连续5代的回交和筛选,在2015年晚季和2016年早季,共获得了27个以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且覆盖矮生突变体M22-3-2第12号染色体的次级SSSLs。根据单片段重叠群作图原理,利用这些SSSLs将sdm基因定位在标记MM1304(物理位置10,045,571bp)与C30(物理位置13,660,480bp)之间,约3000 kb范围内。3.水稻sdm基因与Sd1基因的互作效应。2016年晚季,种植八个组合的sdm-Sd1双片段聚合系,从株型、粒型和产量分析基因sdm和Sd1的互作效应。在成熟期,与华粳籼74相比,Sd1-sdm双片段聚合系粒型、千粒重变化不大,株高增高22%左右,分蘖增加200%,产量增加35%。株高的增加表现为各节间按照相应比例伸长,这主要是Sd1基因和sdm基因相互作用引起的。分蘖的增多主要是由于sdm基因的效应,分蘖的增多促使产量的提高。本研究将矮生多蘖sdm基因和高杆Sd1基因导入到华粳籼74遗传背景中,构建了一系列的次级SSSLs和sdm-Sd1双片段聚合系。利用单片段重叠群初步定在着丝粒区域的sdm基因。研究表明,Sd1-sdm双片段聚合系改良华粳籼74的株型,提高华粳籼74的产量,实现“矮中求高”的设计育种目标。Sd1-sdm双片段聚合系是一种新的半矮秆资源,具有较强的育种潜力。
其他文献
随着倾斜井在油田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集数据采集、数据解释、地质导向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为地层的环境复杂多变,决定随钻电磁波电阻率
《华语入门》是俄国人吴索福编纂的一部汉语教材,它的语音面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官话。本文重在研究《华语入门》反映的北京官话的语音情况,归纳其音系,通过横纵向对比,探究近代北京官话的语音演变史。其次,《华语入门》作为一部实用性很强的汉语教材,本文总结分析了它在汉语教学方面的特色和有益成分,希望对如今教材编写和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现状及
词作为自然语言最基层的构成材料,是自然语言形式和意义组合序列的基本载体。从符号层面上来说,它是构成句子的最小有形单位。无论人脑还是电脑,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处理,都需
双级PDC钻头是指由前端较小直径的领眼钻头和后端较大直径的扩眼钻头组成的破岩工具,以其独特的破岩结构能够提高深层硬且研磨性地层破岩效率。钻头水力学问题影响着钻头寿命
充分利用清洁和可再生的太阳能,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轻全球能源危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苯并噻二唑作为强吸电子基团,不管是在给体材料还是受体材料上,都有着广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国际留学生数量日渐增长。来华留学生在来华学习期间,会因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模式、学习要求、留学生管理模式等不同,经历跨文化学习适应的多重困难和挑战。目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主要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高校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西部地区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关注较少;并且多数研究采用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的视角来衡
本文于2014年秋季(8月-11月)—2016年春季(3月-6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校内农场,在没有人工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根瘤菌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两种施氮水平[300 kg·hm-2(N
氢能被认为是目前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可持续的制氢技术对未来氢能经济的发展非常关键。电解水制氢技术由于其具有绿色、简单且可持续等优
目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可以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引起HSCs活化,并且ATO对PML类泛素化也有调控作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可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拮抗砷诱导的肝纤维化。但目前PML类泛素化是否在ATO诱导的HSCs活化中发挥作用以及原花青素是否调控PML类泛素化激
PLNC8α/β是Class IIb类乳酸菌细菌素,由两条寡肽PLNC8α和PLNC8β等摩尔比混合而成,能够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由于其广谱抑菌性,PLNC8α/β在食品防腐保鲜等领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