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LNC8α/β是Class IIb类乳酸菌细菌素,由两条寡肽PLNC8α和PLNC8β等摩尔比混合而成,能够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由于其广谱抑菌性,PLNC8α/β在食品防腐保鲜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PLNC8α/β的抗菌机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商业化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固相合成的PLNC8α/β,研究其抑菌谱,探讨其作用于藤黄微球菌细胞膜和基因组DNA的双靶标抗菌机理。具体内容如下:1.PLNC8α/β抑菌谱的制作和对藤黄微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测定应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纯度高于98%的PLNC8α/β,通过抑菌活性实验发现,PLNC8α/β能抑制藤黄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欧文氏菌和植物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以及深红酵母和酿酒酵母等真菌。其中,藤黄微球菌对PLNC8α/β最敏感,MIC值为0.8μmol/L。2.PLNC8α/β以藤黄微球菌细胞膜为靶标的作用方式研究通过PLNC8α/β与藤黄微球菌细胞膜的互作分析发现,经过2×MIC PLNC8α/β处理后,藤黄微球菌细胞跨膜电势差(?Ψ)以及细胞质子浓度梯度(?pH)会同时迅速耗散,细胞外部环境中的电导率上升,细胞内部的ATP合成就会被抑制。再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2×MIC PLNC8α/β处理后的藤黄微球菌的细胞表面的结构特征与剖面的结构特征以及形态特征都相较于未处理过的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后又经过膜损伤率和穿膜效率实验证实,PLNC8α/β能够破坏藤黄微球菌细胞膜并具有穿膜活性,且PLNC8α/β浓度越高,藤黄微球菌的细胞膜完整性也越差。3.PLNC8α/β以藤黄微球菌基因组DNA为靶标的作用方式研究通过PLNC8α/β与藤黄微球菌基因组DNA互作分析发现,PLNC8α/β可通过嵌插的方式结合到藤黄微球菌基因组DNA上。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PLNC8α/β处理可影响藤黄微球菌DNA复制的R期;通过磁珠偶联法和qPCR法对PLNC8α/β可结合的细胞DNA复制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发现PLNC8α/β可以与细胞DNA复制相关的dnaA、ligB和rnaseH序列结合,并显著降低其表达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基因组DNA是PLNC8α/β的作用藤黄微球菌的靶标之一:PLNC8α/β可能以嵌插的方式结合到其基因组上与DNA复制相关的dnaA、ligB和rnaseH基因序列,通过影响DNA复制发挥抗菌活性。4.PLNC8α/β双靶标抗菌机理模型的构建通过激光共聚焦定位实验发现,PLNC8α/β处理藤黄微球菌细胞后,其会同时出现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综上,PLNC8α/β可通过同时作用于藤黄微球菌细胞膜和基因组DNA双靶标:(1)PLNC8α/β能作用于藤黄微球菌的细胞膜,使PMF坍塌;(2)同时PLNC8α/β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以嵌插方式和基因组中与DNA复制相关基因ligB、dnaA、rnaseH序列结合,并抑制其表达;最终PLNC8α/β通过此双靶标机制作用于藤黄微球菌,发挥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