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不断改进与完善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中国自2006年开展国家与地方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以来,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2008年,时任中国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李学勇同志在创新型企业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强调指出,政策因素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激励因素,政策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着引导、支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激励着创新型企业在创新与持续创新中发展。不同激励模式的政策对创新型企业建设与发展的激励成效呈现差异化特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企业则在企业自主创新中发挥着引领与示范作用,为了让创新型企业这一特殊的创新群体得到更好发展,本文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激励因素(即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激励模式进行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及其激励机制模型的构建。界定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内涵及研究范畴,研究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作用及特点,从动力作用机制出发,把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划分为三种不同激励模式,构建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激励机制模型。第二,创新型企业三种激励模式政策内涵与激励机制及实施效应的研究。较系统、详细地研究愿景驱动型、环境驱动型、绩效驱动型三种激励模式政策的基本内涵、激励机制及三种激励模式政策分别包含的政策工具,研究三种激励模式政策在典型国家与国内示范地区的实施及效应。第三,三种激励模式政策激励绩效的比较研究。基于激励基本理论对愿景驱动型、环境驱动型、绩效驱动型这三种激励模式政策的激励绩效从定性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并突出绩效驱动型政策的优越性。第四,绩效驱动型政策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实施“绩效驱动型政策”为主的福建省创新型企业为例,评价绩效驱动型政策作用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证实绩效驱动型相对于愿景驱动型与环境驱动型其政策绩效更具优越性。第五,完善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策略研究。总结典型国家与国内示范地区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主要激励模式和实施效应,说明创新型企业对政策优化与完善的需求,对中国及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关于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划分类型。从政策动力作用机制角度,把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划分为愿景驱动型、环境驱动型、绩效驱动型三种激励模式。其次,典型国家与国内示范地区创新型企业实施不同激励模式政策现状及实施效应的结论。愿景驱动型政策、环境驱动型政策在美国、日本、韩国创新型企业中实施较为广泛,且实施效果良好。绩效驱动型政策在美国、韩国得以实施,且实施效果良好,同时绩效驱动型政策在中国安徽省、福建省的实施也较有成效。再次,三种激励模式政策激励绩效比较的结论。在愿景驱动型、环境驱动型、绩效驱动型三种激励模式政策中,不管从理论研究角度还是从实证分析角度,均说明或验证了绩效驱动型政策相对于愿景驱动型政策与环境驱动型政策其作用成效优势明显。最后,提出完善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策略。综合政府作用及政府选择的视角和创新型企业对政策需求的视角,本研究认为绩效驱动型是中国及各省份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激励模式的最佳选择,文章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具有理论与实践优越性的绩效驱动型政策提出对策,并提出如何以愿景驱动型政策与环境驱动型政策为辅助或补充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