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改性骨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dj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首先以氢氧化钠对传统骨胶进行降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利用小分子(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对其进行分散,制备出一种高黏度,低凝固点且耐水性较强的液态骨胶粘合剂,并以碱量,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作为试验因素,改性骨胶黏度和凝固点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骨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m(骨胶)为25 g,V(水)为30 m L时,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的用量是0.8g,碱解温度为60℃,碱解时间为100min,乙醇用量为2 m L;由此制成骨胶粘合剂的凝固点为0℃、黏度为1600m Pa.s、剪切强度为5.88 MPa、适用期为90 d,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随后分别利用Al3+、Zn2+、Cu2+三种金属离子对工业骨胶进行改性,并对各类改性骨胶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FT-IR,SEM)。将检测结果与原工业骨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改性后的骨胶在粘结强度,耐水性,试用期等方面均优于工业骨胶。三种金属离子改性骨胶的各项性能表征对比结果如下:Al3+和Zn2+改性的骨胶综合性能优于Cu2+改性后的骨胶;Al3+改性后的骨胶剪切强度略优于Zn2+改性后的骨胶,而Zn2+改性后的骨胶耐水性则优于Al3+改性后的骨胶。经过综合比较,发现Al3+改性骨胶(CA)效果最佳,继而探究Al3+对骨胶的改性机理,并利用FT-IR(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XRD(X射线衍射)光谱,PL(荧光发射)光谱,XPS(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对改性机理进行验证,通过扫描电子电镜(SEM),表面润湿角检测仪对CA进行耐水性表征。结果表明:Al3+与骨胶分子肽链中的NH和C O发生配位反应,使骨胶分子各肽链之间通过Al3+交联在一起,形成稳定的五元环网状结构;CA膜表面较骨胶膜表面更加规整、平滑、致密;表面润湿角检测发现CA膜的接触角为92.45°,而骨胶膜的接触角只有42.58°。最后以硫酸铝对骨胶进行改性,制备出常温下为液态的硫酸铝改性骨胶,利用热重分析法(TGA),示差量热扫描法(DSC),润湿角,FT-IR和SEM对改性前后的骨胶进行检测和表征,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利用改性骨胶压制胶合板的最佳热压参数。结果表明:硫酸铝改性对骨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热压温度对改性骨胶的胶合强度影响最大,在热压温度为110℃,热压时间为30min(湿状胶合时:10/20min),热压压力为3 MPa(湿状胶合时:4 MPa),存放时间为48h时,用该改性骨胶压制的胶合板胶合强度最大;骨胶膜润湿角分析表明,改性后骨胶的耐水性显著增强;SEM分析发现改性后骨胶膜结构规整,膜断面转变为海岛状结构。
其他文献
长春岭油田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内,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长春岭背斜带扶余Ⅱ号构造上,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为扶余油层。该区地下原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原始地层压力和温
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联姻开辟了移动学习的广阔空间。当代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具有泛在化、个性化和交互性特征的手机移动学习深受他们青睐,手机移动学习兼具了天时、
<正>一、试题结构及特点1.试题结构文综卷地理试题满分100分。必做题90分,选做题10分;主观题56分,客观题44分。试题突出了对学科主干知识、基本能力、特色思维品质的考查,立
<正>教育的根本是"立人"。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教师首先备课时注重备学生,考虑学生的各种因素。备学生是备课的核心环节,备
<正>2012年的高考是河北省进入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理综生物的分值也由往年的72分增加到了90分,其中与神经调节直接相关的内容共16分,而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神经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扩大,具有专业技能的专职财会人员成为当前急需的人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
<正> 一、活性炭的特性与应用活性炭的类型、品种繁多,性质复杂,用途广泛。它不是纯粹的碳素。由于原料及制法的不同,它含着不同比例的氯、氧、氮、硫……等元素,因而它的用
<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
商业银行作为一类以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以资产为经营对象的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从金融体系来讲,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他人,教师的教学知识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的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