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在世界范围内,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西方各国根据自己国情建立起富有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养老保险体制,使民众老有所养,成为各国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而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更应该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中国养老体系建立时没有养老基金累积,20世纪90年代的养老改革,从旧的现收现付制转向新的部分积累制。而转制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新制度建立时,已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在新制度实施前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转制就形成个人账户的历史缺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养老金的收支缺口呈加大的趋势,需要采取措施,实现养老基金的预先累积。否则,人口老龄高峰时期将会面临更大困难。据估计,我国在2010-2020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西方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总结宝贵的国际经验,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导论: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状评述、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为当今世界养老保险制度介绍:主要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及其类型予以阐述。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国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尽相同。纵观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第三章为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要素的国际比较: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要素包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管理模式、资金来源和财务机制、养老金给付和覆盖面、实施方式等。在这些基本要素中,由于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实现形式,养老保险制度就千差万别。这一部分,拟从养老保险的基本要素出发,就当今世界西方主要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第四章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西方经验的借鉴。当前中国现行养老保险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保险对象范围过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养老金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老年高峰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压力大。借鉴国际养老保险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政策建议: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合理设置个人账户;探索多种筹资方式;完善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合理确定养老保险水平;创新养老保险管理方式;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根据需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搜集与综述、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我们认为,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由政策取向、管理模式、资金来源和财务机制、养老金给付和覆盖面、实施方式等制度要素构成的。本文从系统原理出发,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基本要素入手,对主要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更深入的差异性对比分析,进而研究讨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问题。
本文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上能有所创新:第一,在界定养老保险含义的基础上,阐明养老保险制度的四种类型及其特征。第二,按照养老保险制度的各项基本要素,对西方主要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全面、系统地差异性比较。第三,针对中国现行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