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移动平台出现了诸如微博、微信、QQ等眼花缭乱的社交产品,网络表情通过视觉化的符号装点了单一的文字,进入到大众视野之中。它明确又含糊,犀利又暧昧,大众十分乐于以这样的交流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传播其文化意义。网络对于当下社会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在网络社会中,用户在发表言论、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基于用户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他们会无意识地向网络文化群体靠拢。这一行为来自于网络文化群体中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取向,是建构网络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表情正是在这种被需求的条件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生动的表达符号,它成为了用户寻求文化认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研究将重点聚焦在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它如何建构起文化认同的过程。全文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网络表情作为一种表情符号是如何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广泛传播,并对它的传播效果和文化内涵展开分析;其次,将网络表情符号建构文化认同的背景和它如何建构文化认同进行重点研究,从网络表情符号建构文化认同的作用、现实意义和具体表现几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并结合具体的网络表情案例给予论证;最后,对现实网络社会中表情符号不得不存在的文化危机进行了反省和思考。本文认为,以网络表情形式存在的符号已然成为现实交往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我们应当去粗取精、理性看待这一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