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语法的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的行动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举足轻重,但“形式”和“意义”两者总不能得到平衡。针对这一情况,于2003年颁布的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法教学应加强实用主义。与之契合的正是Larsen-Freeman提出的三维语法框架,其目的是在课堂语法教学中将语言形式、意义和使用成功结合。在这一框架下,语法教学的最终目标转变为真实地实现学生准确、有意义和适当的语言输出。三维语法教学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定语从句教学,尚未有效开展,其有效性未得到研究检验。同时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现状不甚理想,教师存在的常见误区和学生常犯的典型错误,导致教与学的效果均不理想,急需寻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型教学方法指导。因此,本文拟以三维语法框架为基础,对英语定语从句教学进行行动研究与分析,旨在达成两个目标:第一,检验和丰富三维语法教学法;第二,提升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效果。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来自江苏省无锡市某高中共90名高一学生。为能够进行对比,笔者将高一两个平行班设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测试、访谈、教学设计、教学日志等研究方法。首先同时进行前测;其次使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语法学习情况;在实施基于三维语法的教学设计后也进行了访谈;另外,收集后测成绩并与前测结合,采用t检验产生实验结果。研究发现:第一,将三维语法教学应用于高中课堂教学实践是完全可行的,并且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实验组对定语从句的掌握优于对照组,且对定语从句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对于语法结构的了解也更深入。第二,本文所设计的任务型教学,也从三个维度丰富了三维语法教学。形式上,学生能够把握住了定语从句的句型并操练相关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使用;意义上,设计的任务富有生活性及文化性,符合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使用上,设计的任务具有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为何使用定语从句。
其他文献
钢铁巨龙穿越莽莽雪域高原,青藏铁路造福沿线各族群众。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
高一历史学科每周只有两节课、上学期必须完成必修一的内容、下学期必须完成必修二的内容、时间紧、内容多!平时只能是完成教材进度,根本无法讲评练习!更不用说考试!但要在期末很短的时间迎接模块考试、完成学分认定!期末历史复习课就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高一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一直是我苦苦探索的问题也是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一、校情学情分析:  1、校情:泉州十一中地处洛江区万安街道、是名副其实城乡结合部学校。学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再微不足道的努力也都是一大进步,再微不足道的气馁甚至放弃,终究会走向失败.我们期待的是历史悠久的紫砂艺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
本刊讯近日,恒力泰公司荣获佛山市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授于的“2014年度三水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
本文主要从陶瓷太阳能房顶与传统瓦片房顶之间的材质、结构、应用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说明陶瓷太阳能房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是可行的.笔者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改进、提
用特征矩阵方法得到了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率计算公式,并以λ/4波片堆结构为例对不同入射角度下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反射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偏振光入射情况下光子带隙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与学以及学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借助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各类电子教学资源如音视频等,增加学生自主练习、互动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满足了学生学习层次不齐乃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当前篮球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开展现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篮球课教学中引入翻
SMW工法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较广泛应用的地下工程围护结构施工方法。由于此类工法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抗渗能力较强,在基坑围护中具备技术和经济优势。基于北京地铁某区
采用弹性地基叠合梁法针对土质路基上板式轨道结构建立力学模型、列出了微分方程式及其边界条件,并采用牛顿下山法解出方程,得到土质路基上板式轨道钢轨、轨道板、底座等各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互产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往需要借助艺术来实现审美理想的人们在现代虚拟产品中也能达到这一目的。至此,审美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交互领域内,面对日益复杂的设计问题和生活的丰富性,以可用性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开始显露出无法应对的窘态,因而出现了向审美层面转变的研究倾向。本文引入了系统论的新视角对交互审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重新审视,将用户重置于交互研究的视域,提出独立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