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轮廓仪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制造业要不断向更高水平的自动化迈进,军事、航空航天等对仪器加工精密度有较高要求的领域也要有所转变和提升,产品的质量越发受到关注。现在工业界倾向于使用2D视觉方式进行测量,但是2D无法获取物体的三维数据,而三维测量比二维具有更多信息,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物体的特征。三维测量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检测手段,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广泛。本研究利用线激光轮廓仪作为数据采集设备,设计了一套数据采集系统,并结合点云数据处理技术和曲面重建技术实现了同轴送粉系统(LENS)的层间变形检测。本文系统地开展了以下的工作:(1)首先介绍了激光三角法的测量原理,根据点云数据得到表面网格的算法流程,对点云滤波、配准、三维重建中不同类型的典型算法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利用六轴机械手和双轮廓仪搭建了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对设计的重要结构进行了应变仿真,保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同时进行了LENS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根据设计进行扫描路径的规划,并将点云数据进行格式转化。使用双轮廓仪进行倾斜扫描,通过初始变换将其进行校准处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噪声数据,进行不同的点云滤波,包括直通滤波、统计滤波和均值滤波。根据扫描路径的特点,设计了专门适用于LENS系统的点云配准算法。为了提高三维重建算法效率,使用体素法来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冗余信息。(3)经过对点云数据的处理后,对比两类重建算法效果,从而确定使用一种投影的三角剖分的重建算法。由于原始数据不够平滑,所以最终得到的曲面也就不够平滑,因此使用了移动最小二乘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最终设计形成了专用于LENS系统的三维重建技术。之后又通过一些测试样件,对系统中z轴的测量分辨率进行实验测量,通过多次测量和处理后得到z轴的测量分辨率为0.002mm。本文成功实现了同轴送粉系统的层间变形检测,为后续LENS系统加工过程的层间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其他文献
机器人系统自出现以来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大量的研究,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和作业对象及环境共同组成,不准确的测量和建模,外界条件及测量误差或其他原因,都会使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变得困难。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不确定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对机器人控制而言,基本要求之一是提高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性能,使其在与各种环境进行稳定交互的同时能以灵活的方式进行。所以,为提高在不同环境下不确定机器人系统的人机交互性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癫痫不光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癫痫检测仍然是通过医护人员观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来实现。但是,这一过程耗时长且消耗精力,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负担。因此,实现癫痫的自动检测变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癫痫检测的研究之中,虽然许多的特征提取方法被提出,但是这些特
随着集成电路芯片中数模混合电路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导致行业对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需求迫切。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是用于测试芯片电路功能、电特性,以及电学参数的自动测试设备。控制软件平台属于测试系统的软件组成之一,主要实现两个功能:(1)提供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的测试程序开发界面,供用户完成测试程序、测试流程、测试参数的设置;(2)控制驱动软件实现芯片的测试,并获取测试结果。控制软件平台应该具备良好的通用
3D打印作为一项快速成型技术,其分层叠加的加工方式使其不必经过传统等材与减材加工的开模、铸造、切削等工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和周期,同时也突破了复杂结构对加工过程的限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3D打印中,模型需经过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转化为机器可识别代码进行实体打印,因此,数据处理过程对打印精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3D打印数据处理过程展开研究,重点关注分层算法和成型方向的优
随着目标检测和无人机领域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目标检测算法。无人机航拍图像数据集独有的特点,使得高精度和高速度均衡的目标检测算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探讨和改进,在基于YOLOV4网络基础上的相关改进和实验结果如下:1.针对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填充问题,在输入端,本文设计了自适应图像输入和自适应图像缩放。图像输入使用Mosaic数据增强的方式,将四张输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进步,电路与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越来越受到开发人员的关注,在系统的容错性评价中,故障注入技术因其便捷、快速、有效而被越加广泛地被运用。传统的基于边界扫描测试理论的故障注入方法往往需要结合边界扫描硬件控制器来收发指令或数据,通过修改总线、寄存器和内存的数据达到故障注入的目的,而因为需要硬件配合,导致方法较复杂,硬件成本高昂,涉及到软硬件指令,时序繁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某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基于不同成像机制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测,以辅助医师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无损检测手段的微波热声成像(Thermoacoustic Tomography,TAT)方法融合了超声成像的高分辨率特性以及微波成像的高对比度特性,逐渐演变成为了新兴的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医学成像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微波热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综合测试需求,功率波形分析仪应运而生,该仪器整合了示波器和功率分析仪的功能,应用场景十分广泛,研究一款这样的综合测试仪器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功率波形分析仪为研究背景,该仪器整体基于采集板卡+FPGA+工控机的硬件方案,拥有4个功率单元,同时支持示波模式和功率模式。人机交互和数据处理是决定功率波形分析仪使用体验和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这两部分的软件设计及实
新世纪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改变着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式,其中典型的便是车牌识别技术。车牌识别技术首先采集车牌图像,通过专门的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后抽取目标特征,获得识别结果,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交通管理、警务管理、智能小区管理、自动化收费等领域。与此同时,车牌识别技术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但新能源汽车车牌在车牌大小、车牌底色和字符数量上都与传统车牌有着显著的不同,车牌识
无损检测技术涵盖了物理学、材料学、电子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多种物理现象和相关规律,如电、磁、热、超声、力、光等,具有多学科交叉、实际应用性强、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等特点。作为现代工业中生产制造与工件正常运行的重要安全保障之一,无损检测技术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无损检测领域,自然微裂纹给材料的表面和亚表面完整度评估带来了检测挑战。电磁热成像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