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波形分析仪人机交互与数据处理软件设计及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综合测试需求,功率波形分析仪应运而生,该仪器整合了示波器和功率分析仪的功能,应用场景十分广泛,研究一款这样的综合测试仪器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功率波形分析仪为研究背景,该仪器整体基于采集板卡+FPGA+工控机的硬件方案,拥有4个功率单元,同时支持示波模式和功率模式。人机交互和数据处理是决定功率波形分析仪使用体验和性能的关键,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这两部分的软件设计及实现,主要内容如下:1、总体软件架构设计。为解除业务耦合,提升系统可扩展性,使用分层+模块化的总体软件设计;为提升系统的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结合任务执行特点构建分工明确的多线程架构,从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2、本地人机交互软件设计和实现。在界面方面,对导航窗口按键消息处理和窗口复用技术进行研究;在通用组件方面,通过设计和实现分页列表控件和编辑框软键盘,改善使用体验;另外,基于键值和消息处理模块实现一种通用的人机交互模型,以提升系统扩展性。3、远程人机交互软件设计和实现。基于B/S架构实现远程人机交互功能,完成通信模块、服务端、前端网页和权限校验模块的软件设计及实现,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和控制功率波形分析仪,扩展了功率波形分析仪的人机交互方式。4、数据处理研究。本文对传统功率参数运算进行优化,实现了一种功率参数自定义运算方案,将功率参数运算的选择权交给用户,使得功率参数按需运算成功在功率波形分析仪中实现,不仅提高了功率参数的运算效率,同时也改善了用户使用体验。另外,针对部分时基档位波形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对比和分析各种插值算法,最终选用分段三次拉格朗日插值算法和分段线性插值算法进行应用,使得波形显示效果得到改善。最后,本文基于控制模块和历史数据缓存队列实现了一种历史波形循环缓存方案,使得历史波形数据可以在内存空间中循环有序缓存,从而方便用户更好地记录和分析历史波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在功率波形分析仪平台上进行了总体软件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功率波形分析仪的各项功能均正常,符合预期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图像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基础的研究方向之一,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的大规模应用,通用图像识别任务的处理方法日臻完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更加细分的领域,细粒度图像识别问题就是其中一个热门的分支,在细粒度图像识别分析领域,通用的网络模型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任务需求,同时这一领域还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正在逐渐向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靠拢。本文针对时尚领域的细粒度图像提
镍是我国不可缺少的战略金属。镍冶炼行业主要采用硫化镍阳极电解精炼工艺生产镍产品。在镍电解精炼生产过程中,发现和消除镍电解槽中铜棒异常发热/断路故障以及阴极补液口水流堵塞状况,是镍电解生产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镍电解行业内仍然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阴阳极铜棒状况和循环管新液畅通状况,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因此实现在镍电解生产现场的自动化检测,及时对镍电解过程中的故障进行预警,能够有效降低人力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软失效是一种因积聚的静电荷对电子设备放电导致电子设备出现非永久性故障的现象。ESD软失效一般可以通过程序自动介入或人为干预使设备性能恢复正常,但这也造成ESD软失效难以追踪放电电流、耦合路径和故障根因。随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系统级层面的ESD软失效现象出现的次数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体
机器人系统自出现以来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大量的研究,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和作业对象及环境共同组成,不准确的测量和建模,外界条件及测量误差或其他原因,都会使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变得困难。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不确定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对机器人控制而言,基本要求之一是提高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性能,使其在与各种环境进行稳定交互的同时能以灵活的方式进行。所以,为提高在不同环境下不确定机器人系统的人机交互性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癫痫不光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癫痫检测仍然是通过医护人员观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来实现。但是,这一过程耗时长且消耗精力,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负担。因此,实现癫痫的自动检测变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癫痫检测的研究之中,虽然许多的特征提取方法被提出,但是这些特
随着集成电路芯片中数模混合电路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导致行业对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需求迫切。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是用于测试芯片电路功能、电特性,以及电学参数的自动测试设备。控制软件平台属于测试系统的软件组成之一,主要实现两个功能:(1)提供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的测试程序开发界面,供用户完成测试程序、测试流程、测试参数的设置;(2)控制驱动软件实现芯片的测试,并获取测试结果。控制软件平台应该具备良好的通用
3D打印作为一项快速成型技术,其分层叠加的加工方式使其不必经过传统等材与减材加工的开模、铸造、切削等工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和周期,同时也突破了复杂结构对加工过程的限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3D打印中,模型需经过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转化为机器可识别代码进行实体打印,因此,数据处理过程对打印精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3D打印数据处理过程展开研究,重点关注分层算法和成型方向的优
随着目标检测和无人机领域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目标检测算法。无人机航拍图像数据集独有的特点,使得高精度和高速度均衡的目标检测算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探讨和改进,在基于YOLOV4网络基础上的相关改进和实验结果如下:1.针对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填充问题,在输入端,本文设计了自适应图像输入和自适应图像缩放。图像输入使用Mosaic数据增强的方式,将四张输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进步,电路与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越来越受到开发人员的关注,在系统的容错性评价中,故障注入技术因其便捷、快速、有效而被越加广泛地被运用。传统的基于边界扫描测试理论的故障注入方法往往需要结合边界扫描硬件控制器来收发指令或数据,通过修改总线、寄存器和内存的数据达到故障注入的目的,而因为需要硬件配合,导致方法较复杂,硬件成本高昂,涉及到软硬件指令,时序繁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某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基于不同成像机制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测,以辅助医师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无损检测手段的微波热声成像(Thermoacoustic Tomography,TAT)方法融合了超声成像的高分辨率特性以及微波成像的高对比度特性,逐渐演变成为了新兴的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医学成像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微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