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砜超滤膜仿生改性及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砜膜由于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化学惰性强等优势,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血液透析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聚砜膜存在膜污染和血液相容性不理想问题。大量研究表明膜表面固定蛋白质或多肽可以显著抑制蛋白在界面处的吸附,因此在膜表面固定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发展高性能血液净化膜的策略。本研究借助多巴胺的超强黏附性,分别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具有抗凝血生物活性的纳豆激酶和蚓激酶分子固定在聚砜膜上,并系统考察了改性膜的抗污染和血液相容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牛血清白蛋白固定膜的制备及性能利用BSA分子中氨基与聚多巴胺分子发生迈克尔加成/席夫碱反应,在聚砜膜上固定BSA分子。XPS和Zeta电位测试表明BSA分子成功固定到聚砜膜表面,而且多巴胺涂覆时间可以调节BSA分子的固定量。SEM图像显示PDA涂覆和BSA分子固定降低膜表面孔隙率,并赋予膜表面更窄的孔径分布。水接触角表明PSf/PDA-BSA膜的亲水性相比PSf膜有所提高。另外,改性膜对非特异性蛋白吸附和血小板黏附降低,意味着更好的抗污染和生物相容性。BSA和溶菌酶超滤实验发现,多巴胺涂覆时间短时,辅助BSA固定有利于改善膜渗透性能,而长时间多巴胺涂覆损害膜渗透性能,因此,合理的选择多巴胺涂覆时间对膜渗透性能非常重要。(2)抗凝蛋白固定膜的制备及性能利用多巴胺涂覆将两种抗凝蛋白——纳豆激酶和蚓激酶固定到聚砜膜表面,并将这两种抗凝蛋白固定膜的性能与BSA和肝素固定膜进行比较。XPS和Zeta电位分析确定两种抗凝蛋白成功被固定。纳豆激酶和蚓激酶的固定量分别为35.2和33.4 μg/cm2,同时,固定的蛋白白分子保留了其大部分生物学活性。水接触角表明改性膜表面亲水性增加。另外,血液相容性测试显示改性膜表面的静态蛋白吸附量降低,血小板黏附被抑制,红细胞粘附减少及溶血率降低,并且凝血时间延长,其中纳豆激酶固定膜表现出与肝素固定膜类似的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纳豆激酶和蚓激酶固定可以赋予膜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这种改性方法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膜改性策略,满足膜血液相容性或特异性生物学活性的要求,并且不损害膜本体的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
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尚未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应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使得以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借贷行业在和正规金融机构的博弈过程中
工业过程中常涉及到密集颗粒物料的处理,深入认识密集颗粒物料的流动特性对设计、优化和放大相关设备至关重要。本文以移动床和喷动床为研究对象,考察系统中颗粒物料的流动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年增长率高于8%的强大发展态势,但因此也引来了来自各国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汇率到底该如何变化,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弄清汇率是由哪些因素
<正>价格战本是传统商业的常规战术,互联网出现以后,边际成本的无限降低却赋予了这种战术上升到战略层面的可能性。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谁也无法下一番定义,毕竟在
目的探讨介入性门脉断流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54例,均实施介入性门脉断流术,观察患者
论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孙坤审计风险理论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重要性理论和审计证据理论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制约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影响审计实务的发展。审计风险是针
高铁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交通运输市场的原有格局,尤其给民航带来了巨大冲击。日本、法国和西欧各国是高铁较早投入运营的国家,其民航业分别受到怎样不同程度的冲击;
为了研究入侵性红火蚁在广西南宁的发生危害,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调查了南宁市6个城区的4种不同生境类型红火蚁发生率、蚁巢密度、危害等级和蚁丘类型。118个样区的调查
创业激情作为创业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力,它不仅会影响创业者本人,也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现有研究只关注其对创业者本身的作用,但由于获得投资对创业者极其重要,有必要重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