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段机动车速度影响的城市道路不同类型出入口接入条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道路两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的增加,道路两侧出入口的数量不断增长,一方面提高了用地区域的可达性,使得车辆能够更加方便地抵达目的地,另外一方面,出入口车辆的频繁进出,则会对主路直行交通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协调道路的可达性和通过性之间的关系,使得道路的服务效率最大化,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单个出入口车辆运行特性对主路机动车交通流造成的动态影响,以及多个出入口之间相互影响,并提出城市道路路段出入口接入条件和出入口优化组织策略。首先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出入口的研究现状,归纳并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然后针对研究对象进行交通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出入口处的车辆运行特性和出入口路段的基本交通特性,车辆运行特性包括驶离主路车辆的到达、离去以及在机动车道停留的时间,路段交通特性包括车头时距、流量、速度和车辆换道时间。依据车辆到达率和离去率划分出入口类型:根据转向车辆停留时间区分不同出入口类型对主路的影响。在单个出入口对主路的影响方面,分别就无排队出入口和排队出入口不同车道建立了路段初始速度模型,然后基于跟驰减速、受阻换道、排队占道三种不同影响机理,建立了出入口影响条件下的速度影响模型,运用交通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和参数敏感性分析。接着提出速度影响区概念,基于波动理论和速度影响模型,建立了各车道速度影响区长度模型,并对其中的驶离影响时间、换道车辆速度差、占道车辆排队长度等关键变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无排队出入口外侧车道的速度影响区长度大于中间和内侧车道影响区,排队出入口被占用车道相邻车道的速度影响区长度的决定性因素是排队长度。在不同类型出入口组合影响研究时,利用仿真软件工具,采取before-after的试验方法,主要研究了上游出入口对下游出入口速度影响区范围内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以行程时间作为对比指标。得到路段流量、出入口转向比、排队长度等试验因子对下游出入口影响区范围行程时间的一般影响规律,并利用Lasso回归的方法得到了不同类型组合的行程时间计算公式,评定了不同试验因子的影响强弱程度。最后,选取路段平均车速为评价指标,基于前文关于单个出入口和多个出入口的研究成果,采用路段多区段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路段平均车速,以满足路段服务水平为目标,提出城市道路出入口合理接入条件的判定流程和出入口优化组织策略。本文通过描述解析了城市道路出入口处的交通运行特性和交通流特性,深入理解了不同类型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不同车道的影响作用机理及上下游出入口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提出出入口速度影响区概念,从城市道路运行效率的角度出发,为出入口间距的确定提供了参考方法和依据。
其他文献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小人物的研究在批评界长久缺失。透过宏大叙事和典型化原则理论 ,可以洞见到作家在避讳许多文艺禁忌的同时对小人物的语言、爱情和吃喝描写达到自由纵情
目的:检测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β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β1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及其与ER和P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输卵
<正>"数形结合"即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数形结合思想已经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骨肉瘤患者的发病特点、基本病情以及治疗情况等因素,筛查其中与患者生存率具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为在早期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证
文学社团是校园文学,是一种特长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联系教育与文学两大领域,是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在素质教育及当代文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恣写流
用壳聚糖、聚铝及助剂A等材料复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环保型自来水处理复合絮凝剂,其最佳使用配比为:V(0.01%壳聚糖):V(0.5%聚铝):V(0.5%助剂A)=1:3:1。该复合絮凝剂与传统的聚铝类自来水絮凝剂相比
随着现代医院患者数目的增多,手术室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种类也越来越多,要求手术过程需要无缝的配合及高质量的手术器械。由于手术室与供应室分为不同的科室,手术器械需要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达到远距离快速沟通和节约成本的目的,人们希望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来实现视频会议,因此远距离的音视频的同步交互成为新的沟通方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和人事管理制度,离休和退休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达到法定规定的退休年限和要求的总称。对于许多刚退休的人来说,大多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应感和失落
离别对人们来说意义重大,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日本,都有临行前作诗赠别以抒发依依不舍之情的习惯。中国最早的送别诗出自《诗经》,而堪称日本“诗经”的《万叶集》中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