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保修期到期后专门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翻新和改造的资金。随着商业化和住房社会化的加速发展,为确保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也在不断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也在不断变化。伴随着中国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存金额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管理者的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社会和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这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也给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常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主管单位是常州市物管中心,维修资金使用和结算的审批权限于2017年初正式下放到各区级主管单位。2017~2019年,常州市市区(天宁、钟楼、新北)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申请使用共审批通过25458个项目,结算审批通过13803个项目。随着维修资金量和报修量的逐步增多,常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上也逐渐显露一些问题,比如申请流程繁琐、双三分之二签字难度大、维修资金增值保值率低、监管被动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业主对维修资金了解不充分、自治机制尚不完善、维修资金完全由政府代管存在弊端、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等。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结合美新日和深圳香港等城市的经验,建议可以通过提升业委会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多渠道促进维修资金保值增值、优化申请使用程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维修资金宣传、引导和监管等措施来完善常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