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构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级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本文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出发,根据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通过对国外民事审级制度的宏观考察和对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审视,就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初步的建设性构想。本文主要采用比较与分析的方法,立足于我国司法建设的现实,对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作了比较全面的深入探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审级制度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文章首先对审级制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指出审级并不等同于法院的级别,它以法院级别为基础,是设立和划分法院级别的原由之一:再审制度也不等到同于审级制度,它只是审级制度的补充和保障。其次,对审级制度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认为审级制度的产生与设置是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密切相联的,审级制度是实现民事诉讼理念的工具,民事诉讼理念是审级制度设立的根本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审级制度与民事诉讼理念的最基本内容即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益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设立科学的审级制度,关键是要在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因为效率而忽视公正,也不能因为公正而不讲效率。第二部分为国外民事审级制度的考察与评价。文章通过对有关主要国家的民事审级制度的考察,分析比较了这些国家审级制度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并从中得出几点规律性的结论。文章认为,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三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审级制度的多元化,以及在三审终审中区分事实审与法律审、允许越级上诉、对第三审上诉进行严格限制等制度,体现了现代审级制度的原理及功能,符合现代司法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三部分为我国审级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文章首先对我国审级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其次,介绍分析了现行审级制度的基本特点及设置依据。最后,着重对现行审级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部析。认为现行审级制度既存在着难以保障案件的审判质量、难以保障法律适用的统一、难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又存在着内在的功能紊乱、与外部救济机制不协调、难以适应案件类型的多样化趋势等弊端。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法院地位的提升,其弊端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改革与完善现行的审级制度已迫在眉睫。第四部分为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构想。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行是要重新界定各级法院的性质和职能,并对审级管辖进行调整。其次是指出我国应设立以三审终审为原则、以一审终审和两审终审为例外和补充的多层次的审级体系,并提出了三审终审制的具体构想。文章从第三审实行法律审、第三审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第三审实行上诉许可制、第三审应以事后审和书面审为原则、允许越级上诉等方面,对三审终审制作了具体论述。最后,对三审终审制与再审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构建三审终审制的同时,应当注意进一步规范再审程序,严格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将再审制度的完善与三审终审制度的确立同步进行,协调一致,才能确保审级制度重构的终极目标——司法公正的实现。
其他文献
胆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死率占外科住院病例之首位,是急腹症的重要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本研究所用中药复方利胆排石汤由
目的了解钢铁厂职业伤害特点,分析个体因素、职业因素以及职业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与职业伤害的关系,找出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成组
风险投资是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本文系统介绍了风险投资的内涵、特征以及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关系。在此基础
语篇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语言学分支。随着语篇分析的发展,语言研究的焦点已从词,句子转换到整个语篇。翻译是在语篇而非词和句子基础上操作的过程,因此翻译应在语篇分析框架内
关节软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损伤后其自身的修复能力有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和手段,组织工程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为关节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经济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的文化环境成为影响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现象,地区
20世纪90年代,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预算会计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政制度的不断深化,预算会计制度的
通过对固原市园林绿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固原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对策.
司法改革中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改革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刑事二审案件的证据审查又是二审程序的核心部分。面临当前日益增多的案件量与司法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能使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