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硅单晶体提拉效果仿真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xy_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单晶体提拉法在工业现场中广泛应用,是生长出外形均匀且内部品质满足要求的硅单晶体的主要方法。目前的工业生产现场有两种传统的生产工艺:一种是通过炉膛温度的调节来实现硅单晶体等径生长,另外一种是通过调节拉速和温度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来实现硅单晶体等径生长。对利用传统PID控制的生长系统进行仿真后发现:这两种传统的控制方法都普遍存在控制精度低、控制回路抗干扰能力差、调节时间长、鲁棒性差的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硅晶体会存在瑕疵、光学均一性较差、更严重可能会导致不等径的情况。考虑到传统PID控制不能有效解决硅单晶体提拉效果控制等实际问题,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对硅单晶体提拉效果控制等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首先,采用拉速控径单元作为主回路,温度控径单元作为副回路的方法,提出了带史密斯预估的拉速-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鲁棒性能较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2)其次,基于事先设定的期望响应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实现参考轨迹在预测时域内最大限度地渐进期望轨迹,使系统的响应能够精确地跟踪所设定的期望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时变参考轨迹系数的动态矩阵控制和PID上下层结合的控制方法比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和传统的PID串级控制都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态响应指标,兼顾了被控系统鲁棒性和快速性之间的矛盾。(3)最后,考虑到硅单晶体控制系统是一个输入受约束、外界存扰动、模型会失配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给出了基于输出反馈的鲁棒预测控制方法。采用鲁棒预测控制和PID控制上下层结合的控制策略保证不确定外界干扰和模型失配对闭环系统的影响抑制在一定水平之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改进模型预测控制和鲁棒预测控制对于硅单晶体提拉系统的控制有着很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控制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具备感知、处理、移动、通信等功能,与静态网络相比节点的移动会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静态路由协议应用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经常会
电动车的普及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但是,车辆被盗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车主。当前,利用车联网技术对电动车车辆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成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定位技术是移动机器人、车载导航、海洋航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定位技术包括绝对定位技术和相对定位技术,其中相对定位技术在GPS等绝对定位技术无效的情况下具
随着现实复杂系统数据的可获得和可分析,人们对系统网络化结构特征的理解逐渐深入,尤其是针对结构特征与系统行为机制关系的分析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在综述了复杂网络
使用统计过程(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是现代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控制图的状态,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异常、并揭示加工过程中的潜在质
图像分类是数字图像分析与理解的主要研究方向,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如何对大量的图像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是当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词袋模型应用于无监督图像
立靶精度在武器性能测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而对立靶精度最为直接的检测就是对其弹着点的坐标位置进行测量。常规的声学立靶测量系统要求弹道线垂直于预设靶面,当弹道线和
油液磨粒检测是一种有效的磨损工况检测方法,通过对机械系统的润滑油分析,从而获得机器设备的润滑状况和磨粒状态信息,定性和定量的描绘装置的磨损状态,找出形成原因,评估设
学位
网络访问控制是在终端接入现有网络时,按照已定的安全策略对终端进行检查,只有在终端的安全要求符合安全策略时才允许终端接入到现有网络。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趋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