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合适的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型,研究低温灌注、深低温冷冻供肢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大鼠48只,包括16只Wistar大鼠和32只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Wistar大鼠(供体),8只SD大鼠(受体)。其中A组:8只,将4只Wistar大鼠肢体离断用25℃UW器官保存液灌注后移植到SD大鼠并观察;B组:8只,将4只Wistar大鼠肢体离断用25℃UW器官保存液灌注后移植到SD大鼠,术后加用免疫抑制剂CsA并观察;C组:8只,将4只Wistar大鼠肢体离断用4℃UW器官保存液灌注后经深低温冷藏处理24小时后移植到SD大鼠并观察;D组:8只,将4只Wistar大鼠肢体离断用4℃UW器官保存液灌注后经深低温冷藏处理24小时后移植到SD大鼠,术后加用免疫抑制剂CsA并观察。16只供体鼠截取移植肢体后即处死。术后长效青霉素抗炎治疗,观察宿主及移植物的变化情况。术后第2、4、8、12周摄X线片,第3周取外周血检测自发淋巴母细胞生成率,第8周取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 :共进行大鼠异体肢体移植32例,成功29例,A组移植肢体存活时间为(8.0±2.2)天;C组移植肢体存活时间为(14.0±4.2)天;B组移植肢体存活时间(52±4.61)天,D组移植肢体存活时间(57±5.33)天,B、D组移植肢体存活时间较A、C组均有明显延长。术后3周B、C、D三组自发淋巴母细胞生成率与未移植鼠比值均<2。术后8周外周血IL-2活性,A组最高,C组次之,B、D两组最低,且B、C、D组与A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B、C、D组大鼠的存活时间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灌注、深低温冷冻和CsA可协同抑制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排斥反应;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移植肢体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低温灌注、深低温冷冻对移植<WP=4>的急性排斥反应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还不能完全代替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