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津巴布韦历史的回顾:东望政策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东望政策对中国与津巴布韦关系的意义。该研究主要目标之一是分析该政策是否是两国关系的催化剂。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东望政策是否对中国与津巴布韦之间的关系有益。对益处分析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清楚了解该政策是否必要。从津巴布韦的历史角度来看,东望政策是在该国受到西方的制裁后实行的,这使得该政策遭到西方学者的许多批评,他们认为东望政策并没有加强中国和津巴布韦的双边利益,而只是一个便利的合作关系。  本文借鉴了与论题相关的一些杂志,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新闻,电台节目,纪录片和网络资料。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中国在津巴布韦的角色定位长期受到争议,经常被巴克利等西方学者当做可疑案例引用。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对其国家管理方式的态度是“事不关己”,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不需要指导一个国家如何进行管理的双边关系。这是中国在津巴布韦的作用十分特别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做法是以明确的发展学说为基础,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双赢”,“互不干涉”,“互相尊重其多样性”,“发展经济”和“主权完整”。这意味着中国与津巴布韦关系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中国在津巴布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购买津巴布韦的原材料和矿产品。尽管西方评论认为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对双方都有利,但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津巴布韦已经结束了接受中国的帮助,因为中国已经为津巴布韦做了很多,同时还有西方在津巴布韦的回归的原因。另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从津巴布韦得到了许多,因为中国开采了津巴布韦的自然资源,但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对于两国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第一章是本文的介绍部分,本章关注于东望政策的演变。“东望政策”据说是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本·穆罕默德在1981年提出。这项政策被许多国家采用,包括印度和马来西亚。津巴布韦也采用这个政策,但跟其他国家的目的有一些不同。2003年津巴布韦遭到西方的制裁并开始进行土地改革项目后开始贯彻这一政策。本章还要探究津巴布韦政府的意图,包括何时开始实行这一政策,如何加强同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新关系。东望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东方世界的新认识来促进津巴布韦的发展进程,因为津巴布韦同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出现敌对状态。同西方国家友好关系的破裂对津巴布韦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外汇不足和投资衰退方面。  第二章是考察东望政策的应用,本章介绍了津巴布韦的东望政策的背景,以及这一政策在其他国家,如印度,孟加拉,肯尼亚和马来西亚的情况,了解其在别的国家是如何执行的。本章还将深入研究东望政策对津巴布韦和中国在双边经济、政治方面的意义。印度在1991年实行东望政策,不仅将其作为外交政策,还是在全球化和亚洲复苏下经济强国的发展选择。2001年孟加拉国采用东望政策来促进出口地的多样化,改变先前出口只面向西方国家的状况,以响应东南亚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一政策并非着眼于断绝与西方的关系,而是要增加其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津巴布韦采用东望政策为的是解决津巴布韦严峻的经济问题和脱离西方国家的技术、资金来源以及贸易限制。津巴布韦的东望政策使其建立了同南亚国家和遥远东方国家的友好关系,证明不依赖西方的发展道路的可行性。在全球化时代,西方国家的对抗,制裁,威胁和妖魔化对其利益并不有利,并可能出现更多的分裂,因为更多有想法的国家很快会走上津巴布韦的发展道路,从而导致全球权力结构的转变以及中国地位的上升。  第三章主要叙述的是东望政策如何加强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以及在此政策下两国所获得的利益。同时也说明了东望政策如何使两国在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发展中开拓新的领域。穆加贝开始重视津巴布韦同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在2003年后津巴布韦与欧盟关系淡化导致资本外逃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随着津巴布韦受到欧盟政治孤立的情况的加深,基于两国所遵守的互不干涉内政如人权问题的协议,中国成为了其在国家上唯一一个主要的支持者。中国力求全方位巩固发展与非洲国家长期稳定友好的政治关系与彼此之间的真诚合作。中国希望加强双方领导人的友好往来以及各方面的交流,以达到增强相互沟通、巩固两国友好关系以及合作的目的。  第四章主要介绍东望政策的影响与作用,该政策是否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或者说,这一政策是否给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双边关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是否为两国带来了一些改变?这一问题将在这章中得到解答。如果说这一政策确实带来了改变,那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津巴布韦受到制裁后,东望政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尝试振兴津巴布韦的经济。在津巴布韦受到制裁后,东望政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尝试使津巴布韦的经济恢复活力。这一举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津巴布韦贸易和经济开放,由于经济制裁而导致了大多数贸易联系被切断,使目前东望政策成为唯一选择。近些年来,随着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左右,中国毋庸置疑的跻身为全球经济强国。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国正经历着令世人惊叹的经济繁荣期。作为“东望”外交战略的一部分,津巴布韦正努力寻求巩固与中国的关系,这一举动也警示了许多西方国家。然而,不可否认战略背后存在一定的实用主义,笔者考察了这一政策是如何被津巴布韦政府及其领导人罗伯·特穆加贝运用实施,以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重新定义对不同群体的公众影响力。
其他文献
宋真宗朝中后期的礼乐、宗教运动,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至乾兴元年(1022)占据朝廷大量财力与精力的核心大政之一。  以往多将这一运动放在“澶渊之盟”的背景之下,强调宋辽议
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节能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的冷却水优化控制技术。通过全面数据采集,找出不同工况点下对应的冷却水系统控制策略,寻找冷却水最佳温
无堵塞料浆泵的研究与应用是江苏省“九五”工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已由我校流体中心完成.并于2000年6月25日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鉴定.rn  研究开发的无堵塞料浆泵产
明清之交,既是一个社会动荡、时局变幻莫测的时期,又是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时代。黎遂球出生于广东名门世家,家中饶资、锦衣肉食;他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广交名士,活跃大江南北,是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几千年,书法艺术在其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清代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总结期,同时也成为篆书书法和篆刻繁盛时期。其中晚清的篆书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
初出茅庐,承担建厂重任rn2002年4月进入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同年6月被外送到金光集团在印尼的PRW厂.
利用前人开发的34对籼粳分化InDel标记对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342份育种材料进行了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59.65%的育种材料是典型籼稻或典型粳稻,26.61%的材料为渗入少量亚种
由最近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争端可见,只有对天然气的运送国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确保能够将天然气安全可靠的运送到欧洲市场。为了确保安全的天然气供应,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本文以凉州刺史部的汉晋墓葬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相关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本文将这一地区的汉晋墓葬分为河西、河湟、陇右三个小区,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分别对每区的墓葬形制、
粤汉铁路纵贯粤、湘、鄂三省,北连平汉、南通粤港,是继平汉铁路之后沟通我国南北交通的第二大动脉。  粤汉铁路始修建于清政府时期(1896年),1901年由美国的合兴公司承建,后来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