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R率对柴油机燃烧排放性影响仿真分析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fi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车辆排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NO和微粒之间的矛盾关系很难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寻求有效的排放控制措施。研究表明EGR能够显著地降低NO,但仍需从微观角度细致深入地揭示其作用机理;EGR对碳烟颗粒产生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和揭示EGR对碳烟微粒的影响;利用Φ-T图综合分析缸内整体燃烧过程,找出碳烟和NO的生成条件;在EGR作用的基础之上,加入涡流比这一单因素,探讨涡流强度对柴油机性能的改善作用。本文运用仿真手段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依次展开研究。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AVL FIRE中的ESE模块建立4100直喷式柴油机的几何模型和计算网格;通过CFD模块设定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设定合理的计算步长,选取喷雾子模型、燃烧子模型、排放子模型并调整各个参数,构建科学而合理的模拟平台。每循环供油量,缸内的初始条件压力、温度、密度及涡流强度等,边界条件气缸盖温度、气缸壁温度等都保持不变,首先设置单因素EGR率变化,找出EGR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再设置单因素涡流比变化,分析涡流强度的改变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首先对3200r/min、50%负荷、涡流比2.3、无EGR工况的燃烧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然后分别加入0.1、0.15、0.2、0.3、0.4等的EGR,模拟它们的燃烧过程,分析EGR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设EGR率为0.4不变,改变涡流比(1.5、2、2.3、2.6、3、3.5、4),得到涡流比该柴油机燃烧及排放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一、EGR能显著地降低NO。二、随着EGR的增大,缸内燃烧平均温度降低,根据温度降低幅度,碳烟呈现不同的态势,当缸内温度大于1800K时,EGR能增大碳烟生成量;当缸内温度小于于1800K时,EGR能减少碳烟生成量。三、由Φ-T(当量比-温度)图分析得知,当量比小于2,而且局部燃烧温度保持在2200K以下才能避免高浓度NO产生;碳烟的生成条件是高当量比和中间燃烧温度区域(1800K~2200K)。四、加大涡流比能改善缸内燃烧,在小幅度升高温度的同时能大幅度降低NO;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涡流比为2.6时达到最高。
其他文献
要想实现集成光电芯片的大规模使用,需要解决芯片上不同器件间的高效光互连问题,而波导垂直耦合结构是实现不同层的器件之间光互连的重要方法之一。层间耦合结构的设计需要遵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器凭借其显著的优点,已在工业和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现如今,大多数光纤解调系统只能处理一种传感器信息,无法对多种传感器信号进行深度融合使用;同时,传统的分布式光纤测温效果不理想;解调系统的解调精度和解调速度还无法完全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本论文基于以上问题,做了如下工作:1.简要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及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解调
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与丁苯乳液的方法获取了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研究了钢纤维和丁苯乳液在单掺和复掺的情况下对混凝土多个方面性能的研究。这些性能包括:工作性能、基本力学性能、三点弯曲断裂性能、超声波测量弹性模量、收缩性能、抗冲击性能、抗磨耗性能、抗硫酸盐腐蚀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特征。本文得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测试了钢纤维和聚合物不同掺量下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等工作性能评价指标。分析
古怪的游动方式rn我们在游泳时,必须双臂用力快速划水,以获得足够的反推力,才能游动起来.不过,这用力的一划却可以在一小段时间里让身体在水中保持前进而不停下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场、超市、景区、公园、体育馆、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客流量信息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实时、准确地获取客流进出、人流分布等信息可以为管理者提高运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传承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能够显著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
人类自从进入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以来,一个明显不同于过去数百万年历史的最大区别就是快节奏,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全球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居民生活节奏加快。
作为《桃花扇》戏中戏的《燕子笺》,在剧中主要围绕借戏、入选、选角三方面内容展开.《桃花扇》中的《燕子笺》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制造戏剧冲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船舶碰撞事故是我国内河安全事故的首害,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严重制约我国内河航运的长期发展。如何采取有效的调控策略来避免船舶碰撞事故,是当前我国内河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汽车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采用吸能装置耗散汽车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是保护驾乘人员人身安全的有效途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的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