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羞怯是指在社交情境中个体体验到的焦虑、恐惧和尴尬的感觉。羞怯可能作为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存在,影响到个体认知、情绪、社会适应等各方面。以往关于羞怯个体适应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情绪和社交适应等方面,鲜有研究直接探讨羞怯与学业适应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羞怯与高中生学业适应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自我关注的两因子模型——沉浸和反思来探讨羞怯和学业适应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羞怯及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同时分析了羞怯对学业适应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潍坊市两所高中的708名高中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施测了羞怯量表、沉浸-反思问卷以及学业适应行为问卷,收集了被试的学业成绩,利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方程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手段考察了高中生学业适应的特点,并且对羞怯、沉浸-反思和学业适应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高中生学业适应整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高中生的学业适应因年级不同而存在差异。高三、高一学生的学业适应水平要高于高二学生。学校类型、性别差异在高中生的学业适应方面基本不存在显著差异。2.总体上,羞怯与学业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具体到各维度,除谦和性羞怯外,羞怯各维度与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利用学习资源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意识羞怯和面对负性评价羞怯与学习满意感呈显著负相关;仅有面对负性评价羞怯与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3.沉浸与除谦和性羞怯外的羞怯其他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习惯、学习满意感呈显著负相关。反思与羞怯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与除学习动机外的学业适应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沉浸、反思与学业成绩并不存在显著相关。4.自我意识羞怯和沉浸可以负向预测学业适应的水平;反思、面对负性评价羞怯以及谦和性羞怯可以正向预测学业适应的水平学业适应。5.沉浸在羞怯与学业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反思的中介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