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集中,使得自然界的财富被索取得越来越多,随之投向周围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迫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为此,人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富有启发和很有意义的观点和思想,以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与此同时,城镇(市)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任何农业大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它不仅是地域空间意义上的超越,更是经济、社会内涵与结构的更新。当前,我国政府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十五”计划内容之一,这是在综合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战略性选择,但在城镇(市)化的实践中却遇到了一系列主要来自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与挑战。可见,21 世纪我国城镇(市)化进程的主流应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文明、和谐、高效的城镇(市)。 为此,本文提出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作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并围绕这一观点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所谓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非线性生产模式的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以及生态高效的产业、协调的管理体制和景观适宜的环境的城镇。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的、日趋有序的城镇循环产业体系。 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全文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篇章结构等内容。第二章,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第三章,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的城镇化实践,论述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结合城市化规律提出我国大规模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目标;第四章,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概念的提出,阐述解决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城镇(市)化的矛盾的根本性出路在于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第五章,生态与循
其他文献
刑事诉讼模式是指裁判者、控诉方与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体现形式的总和。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大体经历了纠问式诉讼、形式上的职权主义诉讼、强职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orokin)是一种昆虫病原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广泛应用,国内外已有50多种商品制剂注册登记,然而目前国际及国内尚无统一的生产及质量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ygenase-2, COX-2)在晚期缺血预适应(Delay preconditioning, DPC)心肌及远隔器官肝脏中的表达,并比较COX-2在不同部位表达水平的关系。 方法
<正>近日消息,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简称ICCA)发布了2017年度全球国际协会会议市场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共举办协会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各样的问题凸现,世界文化走向问题是其中之一。世界各国文化总体发展趋势是融合还是冲突,这是现存的两种对立观点。普世文化能否成立是两方争论的焦点之一
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要求缩短发动机的研制周期、降低科研和试验成本。数值模拟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民机风扇/增压级内外涵道的三
针对船舶柴油后排气在烟道内流动时易在拐角处形成大量气体涡旋且存在速度差明显的工程实际问题,特对烟道第二个拐角展开优化模拟分析,以期获得很好的系统流场均匀性。在圆弧
20世纪的中国,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民族——国家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强大的政治权威;“领袖”也就成为必须,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理论对“领袖”地位的巩
为了提高涤/棉织物的服用舒适性,采用γ-聚谷氨酸对其进行整理。研究γ-聚谷氨酸浓度、焙烘温度对涤/棉织物吸湿性、抗静电性和透湿性的影响,找到了γ-聚谷氨酸对涤/棉织物整
侦查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侦查认识的原理是侦查学基础理论研究不能回避的、十分重要的理论板块。但是,长期以来,侦查学界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侦查认识原理的理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