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光谱仪前置光学系统支撑结构设计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dra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视场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目标识别、空间成像和无损检测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随着对高光谱成像质量、高分辨成像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也对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高成像质量的光机结构设计成为高光谱成像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高成像质量光学系统中各光学元件受重力产生的载荷或者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等因素导致面型精度降低的现象明显,严重影响光学系统的性能指标,在大视场高光谱成像系统中,合理的支撑结构是保证系统光学性能的关键之一。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具有无中心遮拦等优点,因此在高光谱成像领域备受青睐。然而与同轴光学系统相比,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的支撑结构与装配调整更为复杂,对结构设计要求更高。本文研究的机载光谱仪前置光学系统为离轴两反的光学系统,离轴非球面金属反射镜作为重要光学元件,其面型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成像质量。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一体式侧面环形开槽的柔性支撑方法,在保证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有效释放重力和安装等产生的应力。仿真与干涉仪对面型检测的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学系统支撑结构在重力和安装应力的影响下,主次镜装调后光学系统波像差的RMS为0.138λ,优于光学系统0.15λ的技术指标要求,光学元件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其面型精度。摆扫结构的轴向晃动量小于1′,满足其稳定性的要求。光学系统框架主体的前四阶频率远远高于机载环境的振动频率,不会发生共振,光学系统的框架支撑结构具有抵抗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柔性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满足光学系统技术指标要求,对小型离轴抛物面光学系统的支撑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教学评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步骤,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估手段已无法满足教学评估的需求,研究、设计、开发信息化、科学化的网络评估系统意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IC)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IC电子产品已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这些电子产品的电路模块之间通常是通过电路水印技术来进行版权信息的保护。然而,由于受到了IC设备的工艺制造成本和相关技术的限制,使得IC电路产品经常会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的挑战,如容易遭受到克隆、假冒和侧信道等非法攻击的影响。目前在IC集成电路安全保护领域中主要使用哈希函数对电路模块信息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密处理
自航运业发展至今,引航早已成为航运界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航运业务。而业界所称之引航,实际上为实践中的引航机构引航。无论是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还是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方面,引航机构引航这一业务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文所研究之船厂引航,实质上便是由引航机构引航衍生而来应用于船厂水域的一项引航活动。然而,当前国内立法对引航机构引航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对于船厂引航的立法却是几近空白。这便使得在船厂引航过程
本文是以鲍里斯·维昂的小说《摘心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作者所强调和认可的“等同原则”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该研究以文本为基础,从情节与作者生平的关系,故事内容的实
随着当今无线通信系统对发射机的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严苛,传统的发射机架构和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特别是在发射机电路的低功耗和小型化方面。鉴于如物联网、MICS和ISM频段等对电子设备的低功耗和可穿戴要求和规定,本文主要研究并设计一种基于注入锁定和边沿耦合的433MHz低功耗谐波抑制发射芯片。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发射机的研究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现有的几种倍频技术和谐波抑制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作为罪魁祸首的PM2.5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采集山西
膜结构的裁剪分析是膜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决定了结构实际成型后的形态。由于膜结构曲面不可展开的特性,裁剪分析中必然存在误差,这会导致结构成型后的实际形态与通过找形
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气体分离技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上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气体分离技术(如深冷分离、变压吸附等)常受制于能耗高、操作复杂且投资成本大等缺点。膜分离技术,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的信息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信息检索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有效的索引方法是提升大规模数据检索性能的关键。研究者们已经对
目的:探究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hy,SIT)治疗效果的关联,以期加深对SIT治疗机制的了解,同时研究结果将提供在基因水平上对该疾病进行分型的可能,并且可以根据个体对药物的敏感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