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问题,循环经济是深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科学地评价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从国内外有关资源型城市和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特点,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运用频率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指标筛选方法,基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保四个方面的考虑,设计了一套用来评价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资源禀赋子系统和生态环保子系统)、10个准则层共计36个指标。并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和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
其次,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建立的指标体系收集榆林市1999年到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十年期间,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是呈波动式缓慢上升的。说明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朝良好的态势发展,但个别年份却出现了些微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榆林市,在这几年内出现了稍微盲目的开发造成的对环境的大量污染导致的。
最后,根据榆林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榆林市今后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可行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