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真实的女性群体——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内斯特 海明威(1899-1961),一九五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明威和旅居巴黎的格特鲁德 斯泰因、依兹拉 庞德、T·3·艾略特以及詹姆斯·乔伊斯一起在文学语言和风格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提倡简洁、紧凑、报道式的散文风格,力求句子结构简单、用词简约凝练、比喻精辟.随着《太阳照常升起》的出版,海明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的作品常体现出对充斥着贫乏、失败和死亡的世界的否定.然而,海明威积极主张用风度和勇气来战胜虚无.在他的作品中,他终生痴迷子战争(《永别了,武器》1929,《丧钟为谁而鸣》1940)、斗牛(《午后之死》, 1932)、打猎(《非洲的青山》, 1935).对海明威而言,男人的最大成就在于能够拥有"重压下的优美风度".有关海明威及其作品的评论常常围绕着战争与勇气、爱情与暴力、美丽与死亡.由此会给读者以印象:男性以及男性面临困难、危险甚至死亡时的硬汉精神是海明威关注的焦点,女性只不过是作为陪衬,甚至是男主人公的性工具.这些苛评大大贬损了海明威的文学声誉.事实上,海明威作为一个文学巨匠,他的视角是全方位的.在关注男性的同时,海明威并没有忽视女性.相反,在他的作品中,海明威呈现给读者的是生动真实的女性群体. 该文主要讨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全文共分五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海明威的生平、文学思想、创作道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海明威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芸芸众生中的男男女女.尽管女性在其大部分小说中并不占主要地位,她们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女性角色性格各异,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充分显示了海明威对女性的了解及其成熟的妇女观.该部分回顾了评论界对海明威女性观的评价.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的杰出地位和他对美国文学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或者进一步说,海明威作为一名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却一直是评论界论争的焦点.相当数量的评论家认为,海明威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歧视女性,故而在他的作品中只有"硬汉"形象.更有评论家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天使和妖女两类.作者认为,海明威虽推崇"硬汉",但并不"厌女",他的作品的确体现了一个男性作家强烈的女性意识.海明威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第一章讨论了海明威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在《密执安以北》、《雨中的猫》、《某件事情的结局》和《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短篇小说中,海明威自始至终站在那些受到冷漠无情和自以为是的男主角伤害的女子一边,让她们畅所欲言,表达女性的体验,诉说女性的苦难、迷茫和挫折.海明威能切实领悟到,女性有时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她们完全有理由要求那些属于自己的但却被男性忽略的权力,也完全可以不做男性欲望的附属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海伦的遭遇令人同情.哈里是一个失败的作家,他并不爱海伦,只是为了金钱和享受才与她结合.而海伦对哈里的爱却是真诚而持久的,她把哈里视作生命和生活的中心,对他有求必应,无微不至.但对哈里来说,海伦只不过是获取物质享受的手段和满足性欲的工具.海伦一生坎坷,厄运连连.然而,正是在厄运中才展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个性,这种个性恰恰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子"的特质.遗憾的是海伦未曾尝试过从家庭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不作男性的附属品,去追求真正属于她个人的幸福. 第二章分析了站在时代前沿的新女性.《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勃莱特 阿什利和《弗兰西斯麦康博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的玛戈都是海明威理解的现代"新女性"的缩影.一方面,海明威把妇女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开放的普遍性看作是与现代状况相适应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对男女竞争中男性的被动、软弱和无能表示担忧.在描述这类女性时,海明威流露出矛盾的心态.他主张女性的自由解放,欣赏,新女性";同时,他又害怕这些美丽动人、令人痴迷、咄咄逼人、敢想敢为的新女性会威胁到男性为中心的世界.《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勃莱特 阿什利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她漂亮而有气质,虽结过两次婚,对男人仍有吸引力.她具有一切新女性所具有的基本品质:思想独立,不受传统观念约束,不愿受男人支配,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胆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在二十世纪初的历史环境中,勃莱特虽然有缺陷,甚至是严重的缺陷,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仍不失为一位代表时代潮流的新女性. 第三章探讨了作为男性互补伴侣的理想女性形象.《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 巴克利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玛丽亚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作为男性的理想伴侣,第三类形象是前两类女性人物特征中各取其长结合而成的.她们既保持着令人仰慕的传统女性的品质,如:温柔多情、贤淑善良、无私忘我,又具有坚毅勇敢、聪明能干、独立自主的现代新女性的特性,因此也是最理想化的.凯瑟琳睿智、勇敢、幽默而成熟.她不但给亨利以爱,而且教给他真爱的意义,真正成为亨利的良师益友.凯瑟琳注重给予、奉献,追求男女相爱的最高境界,即:两人融为一体,灵肉结合,不可分离.也正是她的爱才使亨利完成了从一个放浪形骸的花花公子到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的转变. 结论指出:作为最优秀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海明威不仅擅长描述能用智慧和勇气面对生活和死亡的男子汉,同时他也充分理解不同类型的女性.海明威强调两性间亲密交往的关系,为的是建立一种基于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和互相仰慕的男女互补关系.海明威眼中的理想女性是深为男性爱慕并与男性平分秋色的女人,她们是男人的精神伴侣和良师益友.海明威虽然更倾向于以男性视角进行创作,善于关注男性世界,但他也的确在关注着形形色色的女性群体.他深切关注并同情传统女性,他欣赏并赞美追求独立的新女性,"良师益友"型的理想女性更使他心向往之.海明威有强烈的男性主体意识,但他并不缺少女性意识,也许这正是海明威的伟大和深刻之处.
其他文献
山姆·谢泼德(1943—)是20世纪美国戏剧界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超过45部戏剧并且获得了13次奥比奖。在1979年他凭借《被埋葬的孩子》获得普利策戏剧奖。谢泼德对探索
在人类精神文化史上,语言和宗教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们是最早出现的两种相当重要而又各不相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它们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意识当中,所以在它们之间存有一种复杂
交际策略是外语学习者为了解决交际中的困难(主要是语言问题)而采取的心理语言计划.它是语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策略能力,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产生着影响.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