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控制系统设计及其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火材料是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等工业领域十分重要的基本原材料,隧道窑是生产耐火材料的重要工艺设备。只有隧道窑相关参数配置合理才能保证耐火材料的优良品质。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个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对绿色生产,降低能耗,节省人力,统筹管理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基于如上目的设计一套隧道窑自动控制系统并深入研究隧道窑温度控制方法。
  论文设计集成上位机监控画面的隧道窑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基础控制级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回路控制等功能;系统监控管理级实现窑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记录,状态报警,生产管理等功能。
  隧道窑烧成带温度是具有非线性、时变、纯滞后等复杂特性的被控对象,传统的机理模型与近似的线模型很大程度上损失了系统特性。论文对带外生变量自回归模型(ARX)的最小二乘辨识策略进行分析,并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系统阶次。为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论文使用将径向基神经网络(RBF)与ARX模型相结合的RBF-ARX模型,该模型可以保留对象参数时变和自回归的性质。文章对RBF-ARX模型寻优策略进行研究,使用粒子群(PSO)优化算法优化RBF网络的内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RBF-ARX模型对被控对象历史数据的拟合精度更高,能够准确估计隧道窑烧成带温度。
  由于RBF-ARX模型参数寻优时间过长,不能作为广义预测控制(GPC)的在线预测模型,本文使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实时辨识模型参数。GPC最优控制律计算过程中存在大量高维矩阵求逆和丢番图方程求解问题,计算复杂。本文采取替代策略,即采用基于粒子群和差分进化算法(DE)的差分进化粒子群(DE-PSO)混合优化方法计算最优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DE-PSO算法的寻优性能优于单一的DE算法与PSO算法,基于DE-PSO的GPC控制算法能够完成RBF-ARX窑温模型的控制任务,可以快速跟踪期望值变化。
其他文献
在钢铁企业中,铁水运输是指高炉产出的铁水通过鱼雷罐车运输至炼钢厂倒罐站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铁水温降太大,不仅会影响炼钢生产效率,还会增加炼钢过程的能耗。准确的预测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根据温度的实时变化动态制定鱼雷罐车物流调度计划,从而达到减少温降、节约能耗的目的,因此铁水运输过程温度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实际铁水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实时测量的成本过大,且过程温降影响因素复杂等原因,传统
学位
含有风电的电力系统随机调度问题,是在满足实际生产约束的情况下,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决策各机组的启停状态和发电量。其研究能够提高风电的并网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同时降低机组的运行燃料成本,提高机组能源利用率。此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前沿和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在含有风电的电力调度系统中,风机数量较多,若对风电机组单机进行建模求解,模型维数高,求解难度大,计算时间长。针对此难题,根据地理位置和发电参数为批
学位
近年来,关于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问题受到了来自计算机、通信、控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它能将大而复杂的系统建设成小的、彼此通信协调和易于控制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大量应用于机器人编队、无人机驾驶和水下航行器等。在多智能体系统的众多研究方向中,一致性问题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多智能体系统控制器往往依赖数字平台进行数据处理
流程工业生产过程实现全流程自动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保证生产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工业自动化学科的目标是培养自动化领域从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和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扎实掌握自动控制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加强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概念理解和技能掌握。本文以选矿全流程自动化工程的实施案例为背景,搭建了面向案例教学的选矿全流程虚拟仪表和执行
热应力模型是研究连铸裂纹质量问题的核心和基础。在连铸生产过程中,铸坯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裂纹问题,占铸坯总质量缺陷的50%以上。裂纹的产生往往是由于铸坯所受应力超过其自身强度。高温情况下,通常建立热应力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铸坯内部应力状态。但热应力模型涉及温度、应力场的计算,数值求解面临计算量大,计算时间过长的突出问题,难以满足裂纹分析、工艺优化的实际应用需求,亟需提高其计算速度。
学位
电熔镁砂是一种高温耐火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化工、冶金、建材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生产中,通常用电熔镁炉作为熔炼制取电熔镁砂的设备。电熔镁炉的欠烧工况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异常工况,若不及时处理则会造成炉壁烧穿,使镁炉报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现有的对电熔镁炉欠烧工况判断的方法是通过人工现场巡检的方式,并且还需要依靠人工经验来实时观察炉口和炉体的形态,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劳
学位
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发现生产过程的异常情况、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近年来,基于数据驱动的工业过程监测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在这些方法中,独立元分析方法和非负矩阵分解由于具有提取数据有效信息的特性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工业过程的不断复杂化,要想在故障检测与诊断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监控效果,需要使用多个视角的数据全面的进行监测。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多视角
学位
精炼炉终点温度准确控制的目的是以规定时间为连铸提供合格温度和成分的钢液。现有的终点温度控制方法大多基于钢水温度的点预报模型,预报结果不包含不确定度信息,控制效果与期望存在偏差。  因此本文考虑升温过程和脱硫过程的工艺耦合关系,基于钢水温度和硫含量的区间预报模型,利用包含不确定性信息的区间预报结果,对终点温度涉及的过程变量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对精炼炉终点温度的区间控制。  首先,本文根据精炼工序的特点
学位
随着控制领域涉及范围的扩展及知识自动化的兴起,人工设计工作的自动化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药物设计工作的自动化对药物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在知识自动化背景下,分子对接预测是实现药物设计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其是一种复杂的NP-hard优化问题,在新药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尚未有一种通用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智能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分子对接预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学位
实际工业过程的运行反馈控制一直是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现有的运行反馈控制方法虽然考虑了底层误差对整个运行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但是假设运行层为静态模型,并且没有考虑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没有考虑输入和输出变量具有不同采样速率的特性。为克服上述局限,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线性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及在钢球磨煤机中的应用(611573090)”,研究了基于多模型的运行反馈自适应双率解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