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中国,学前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社会事业。办好学前教育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促进社会公平。学前教育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关心。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华阳街道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和具体措施,了解华阳街道的政策实施情况。对调查问卷信息、网络问政信息和访谈进行整理,总结群众对华阳街道学前教育的“入园难”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华阳街道学前教育状进行调查,利用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分析“入园难”成因,找出解决方法。近年来,华阳街道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快速增长,幼儿园入园需求快速增加。利用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分析华阳街道学前教育配置情况。在华阳街道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公益性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公益性学位资源紧缺,无法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公益性幼儿园供需矛盾突出。华阳街道现有学前教育资源未能充分整合,民办幼儿园转普惠幼儿园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公益性学位的增加。华阳街道“入园难”具体表现为质优价廉的学位紧缺,无法满足适龄幼儿入学需求。“入园难”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华阳街道出现学前教育出现供需矛盾。针对“入园难”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一、政府提前规划,合理安排,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二、鼓励社区利用现有建筑、场地大举建设社区幼儿园,增加公益性学位供给;三、创新民办幼儿园转普惠性幼儿园补助政策,出台更具吸引力措施,提高民办幼儿园转普惠性幼儿园的积极性;四、加大政策创新,鼓励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通过“PPP”模式,由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为适龄幼儿提供学前教育。从长远来看,国家需要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以法律的形势保障学前教育发展。在学前教育立法尚未完成之前,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可以考虑加大财政投入,对部分普通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为华阳街道适龄幼儿提供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