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信息的P2P流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Peer-to-Peer(P2P)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P2P应用的流行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Internet上P2P流量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在科研或工作环境中,以P2P为基础的文件共享、即时通讯和网络视频直播已成为Internet上的主流应用,极大地占用了本身就不富裕的网络带宽资源,影响了正常的Internet应用和依赖于网络连接的协同工作,为网络规划、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不约而同地,P2P技术研究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和网络管理员都以不同角度提出了P2P流量识别与监测的需求。本文以局域网环境下的流量监测需求为背景,通过对主流P2P软件的流量特征,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P2P流量识别算法等方面的详细分析与研究,最终实现了包括网络流量捕获、P2P流量识别、网络流量信息汇总等模块的一套完整的基于流信息的局域网P2P流量识别系统,实现了对局域网内P2P流量的实时的分析与统计。系统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运行结果为P2P技术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原始数据资料,同时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进一步有效地限制、管理网络中的P2P流量,从而提高其他正常网络应用的服务质量。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简要介绍了P2P网络和各种P2P协议,并分析了P2P流量识别与监测的应用背景。第二部分(第三章)介绍了当前主流的P2P流量识别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第三部分(第四、五章)详细阐述了基于流信息的P2P流量监测系统的流量采集模块、调度分发模块、流量识别模块和流量汇总等模块的详细的设计与相关实现。第四部分(第六章)给出并分析比较了该系统在实际网络环境下的监测结果。
其他文献
在现代软件开发领域,基于B/S模式的开发技术越来越流行,但是在运用B/S模式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由于用户需求改变,需要大规模修改核心业务逻辑代码,从而增加了开
栅栏覆盖问题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热点研究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模型和技术在边境监控、重要区域的入侵检测等领域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许多学者对基于全向、定
图着色问题是图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一个NP困难问题,并在组合优化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经典的图着色问题只对顶点或边着色,随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又出现了新的着色问题,全
1999年初,按照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给高校代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为了适应扩招带来的压
卫星是一种结合多种尖端技术研制出来的大型多功能复杂系统,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卫星故障往往伴随着对应部件参数值的异常,分析卫星遥测数据的未来趋势
描述逻辑是一种知识表示的形式化方法,是一阶逻辑的可判子集,语义Web的逻辑基础。在语义Web中,知识有多种来源,用户有不同偏好,导致知识表示和推理产生了严重的不一致性和相对性问
移动IPv6协议被认为是推动“移动Internet”发展,并最终走向成功的协议。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与任何人进行多媒体交互通信。因而,移动网络必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僵尸网络及其发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 DDoS )攻击成为了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并且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当前针对这种网络威胁的研究仍不成熟,对于僵尸网络的检
PDF格式文件目前已成为数字化信息事实上的一个工业标准,它的跨媒体、跨平台、安全性使其在网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如何生成PDF文件在国内研究的较少,
信息化时代的部队建设和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官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战争,是敌我双方军官整体素质的较量。作为部队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军官是整个部队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