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文体学和心理语言学理论,特别是变异理论和言语理解理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背景,对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变异形式的原因,目的及其诗歌主题进行了探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学背景下,卡明斯要更好的描写现代社会,更好的抒发自己和人们的内心感受,唯有另辟新径,别出心裁,以便引起读者对自己及其作品的注意。只有这样,他才能既超越前人,又不至于落后于时代。本文给出了卡明斯诗歌作品中的十种变异形式,即:词汇变异,主要是临时构词,语音变异,语法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历史变异,以及外来词变异和形位变异。在利奇的八种常见的变异形式之外,本文又给出了外来词变异及形位变异。每种变异形式都以卡明斯的诗歌作为例证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
变异形式的运用并非仅仅为了变异而变异,它与作者的精神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卡明斯的诗歌主题,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爱,人,超验的自由。
卡明斯出生在一个充满爱意的知识分子家庭,因此他的爱首先是献给他的父母的。“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描写自然的诗作占了其作品的近五分之一。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部分诗歌则有四分之一之多。
对于人,卡明斯首先关心的是人的生命。他讽刺了现代社会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人性的扭曲,人的个性的丧失。
卡明斯的自由是一种超验的自由,当然也包括他的创作上的自由。超验即没有拘束的自由,没有困惑,疑虑和心理矛盾的自由。与众不同的是,卡明斯的个性自由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自愿有所放弃的个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