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患者电子线放射治疗后的复发及并发症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tentw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探讨瘢痕疙瘩患者术后行电子线放射治疗后影响复发的显著相关因素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间于我院整形科行术后电子线放射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时间截止前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7)以及非复发组(n=133)。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为家族易感人群、体质指数),接受治疗前的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分,病灶特征(单发性病变或多发性病变、病灶所处部位、病程),放射治疗特征(术后完成第一次放射时间、分割剂量、总放射剂量、总放射天数、是否按计划连续进行放射)。将通过组间比较筛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出瘢痕疙瘩患者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显著影响因素。此外,统计放射后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结果:150例瘢痕疙瘩患者中有17例在随访时间截止前复发,总复发率为11.3%。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的结果显示:位于身体高张力部位的病灶(OR=4.109,P=0.033)、治疗前POSAS评分(反映病灶严重程度)(OR=1.059,P=0.049)、以及总放射剂量(OR=0.690,P=0.028)是瘢痕疙瘩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显著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在随访过程中,红斑作为20%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出现。作为远期并发症,3.3%的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30.7%的患者出现不同成程度的色素沉着。结论:位于身体高张力部位以及较严重的病灶是瘢痕疙瘩复发的危险因素。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较高的放射总剂量瘢痕疙瘩放射后复发的保护因素,总放射剂量越高,越不容易复发。放射治疗后,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发生率较高。因此,针对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临床治疗上应制定个体化的放射方案,且给予规律的术后护理。除此之外,医患双方共同协助减少手术及放射后的并发症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44例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住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疗效,以期对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至2021年以来手术治疗44例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临床特征、畸形类型、手术方式、手术疗效等分析总结。结果:44例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中,39例(88.6%)患者继发唇畸形;41例(93.2%)继发鼻畸形;同时继
学位
文章在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分析了文旅融合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途径,旨为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增添助力。
期刊
目的:通过Mimics软件显示脑动静脉畸形(c AVM)血管构筑,指导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收集自2019-9月至2021-12月S-M分型为3级脑动静脉畸形的病人影像资料,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将DSA影像学DICOM数据,术前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其血管构筑,分析其供血动脉、畸形团及引流静脉等空间形态,精准提供栓塞入路,
学位
目的:探讨髓内钉与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pringer Link和Elsevier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文检索词:“髓内钉”、“髓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掌侧锁定钢板”、“掌侧钢板”;英文检索词:“intramedullary nail
学位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患者术后出现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采用PKP治疗的256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初始骨折部位、手
学位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未破动脉瘤(UIA)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于2016年1月—2020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被诊断为颅内动脉瘤,采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治疗,观察术后DSA,头颅CT或DWI,术后新发的神经症状及体征,分为缺血组和未缺血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从临床观察单节段骨搬移治疗下肢骨缺损出发,以SD大鼠股骨搬移为实验模型,初步阐明CDC技术对牵张区骨再生及矿化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牵张区骨再生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CDC技术对牵张区进行局部干预。临床以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们医疗机构使用单侧轨道式外固定架(Orthofix肢体重建系统),单节段骨搬移治疗62例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和
学位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来探讨和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食管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 Pubmed、CNKI、Co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检索NLR、LMR、PLR与食管癌及预后的相关性的文献。采用RevMan5.4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和Meta分析。
学位
目的:比较背侧切线位透视和腕管位透视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时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新鲜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17~75岁,平均(55.7±11.5)岁。依据AO骨折分型:B1型9例,B2型8例,B3型10例,C1型12例,C2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7 d,平均(5.4±0.7)d。手术均采用掌侧改良Henry入路,骨折复
学位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完成的33例LPD患者及33例OPD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总费用及并术后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输血情况,住院总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A组大于B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