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成熟、健康和理性的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应该与公司价值高度相关,价格及时反映价值的变化,并且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会长期偏离其价值。而我国证券市场自产生以来,可以说极不成熟,具有明显区别于欧美成熟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出效率偏低,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在过去几年间大幅上升,股指大起大落,而在同一期间,平均每股盈利(EPS)增长很不明显,投资人难以通过以价值研究为导向的投资行为获得满意的收益。股票市场价格与其价值的差异就是我们常说的股市泡沫,这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泡沫越大,市场的投机性越强,股市泡沫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及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的表现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和检验;同时,有关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也将通过实证检验来加以判断。在股改之前,我国股市的无效性或弱有效性,最根本的制度性原因是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即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所持有的两类股权在流动性上是异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状况造成流通股市价偏高,股价与公司价值相关性不显著。经过三年股权分置改革,该项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分析市场对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股票定价规律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判断股权分置改革对提高股票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相关性的作用,有利于管理层评估改革的效果。对于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来说,了解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之间相关性的变化特征,有助于制定正确的筹资和投资决策。本文以奥尔森的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对样本企业股改前后的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揭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和价值变化的规律,对我国股市是否存在严重的泡沫给予答复,并对影响股票价格的财务因素进行研究,得出有用的结论。但是不管是模型本身还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限性,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分:第一章,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本章首先对经典价值理论做了分析,指出了其在在公司价值界定中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在定量评估公司价值时所具有的缺陷,得出了需要从投资的角度来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价,对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股票价值不同于一般商品价值而表现出固有的特性,本章对二者做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对影响股票价格波动因素的分析,阐明了其价值和价格的特殊关系。第二章,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本章通过对股价指数波动的描述和对市盈率同国际水平的差异比较,分析了我国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偏离的特殊表现;而我国股市的无效性或弱有效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股票同股不同权,再加上中国股市普遍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导致了中国股市成为一个投机的市场,阻碍了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那么,当“股权分置”这一制度被剥离出来后,上市公司及其所在的股票市场会有何反应呢?本章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三章,公司价值评估模型的选择及评价。前面几章节通过理论分析已经为定量研究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相关性打好了理论基础,那么如何评估公司价值,选择什么样的模型最为恰当呢?这成了本章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章首先介绍了价值评估的定义和现有的主要价值评估的模型,并对其做了简单的评价;其次重点介绍剩余收益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分析,以说明该模型适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这是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假设与实证检验。本章提出了5个研究假设即,H 1:从总体来看,股票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H 2: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波动程度大,与价值偏离较大,存在大量的泡沫;H 3:会计信息(净资产、剩余收益、净利润)对于股票价格具有解释能力;H4: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价格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将显著提高;H5: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价格更接近股票价值。根据这些研究设计的需要,选择股改前后数据齐全的样本上市公司393个,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剩余收益和公司价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创新点。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研究结论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从长期来看,公司价值是决定股票价格的核心因素,表现为股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短期来看,股价波动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第二,我国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背离程度较大,股指波动频繁,市盈率较国际水平呈现显著不同,股市存在泡沫。第三,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更加合理、股票流动性得到增强,进而提升了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和改善股票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从而提高股票市场效率,使得股票价格更能反映公司价值。第四,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以现行的会计计量为基础,使用上市公司经过审计的,公开披露的会计数据,使得公司价值的评估具有可靠性、可验性和客观性,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目标公司的价值。第五,会计信息(净资产、剩余收益、净利润)对于股票价格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第六,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整体上股票价格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股票价格更接近股票价值。第七,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业绩较差公司的泡沫相比更严重,或者说,在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前市场对业绩较好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对较低。本文创新点体现在:首先在对我国股市泡沫的研究角度上,是回归到最基础的概念——股票价值和价格上,根据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来衡量股票的泡沫度,并运用偏离度值的大小和波动情况检验了股价围绕价值波动的情况。其次在对股票价值的估计上,没有采用流行的现金流折现模型,而是选用了理论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剩余收益模型,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判断的成分。最后是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股改前后股价与价值相关性有明显提高,股价更接近价值,证明了股改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