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球形单元模块自重构机器人自重构策略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又被称为可变形机器人,它由若干个具有连接机构的智能机器人相连而成。随着智能机器人在整个系统中所处位置的变化,自重构机器人的构型也随之改变。这使得其可灵活快速穿行于动态未知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在野外复杂的工作环境之中,任何一种特定的构型都无法适应环境,自重构机器人就需要在几种特定构型之间不停地变换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关于自重构机器人如何快速高效地从一种构型变换到另一种构型是该研究领域的一个难点。因此,本文以基于球形单元模块的自重构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其自重构策略的研究。首先,对球形单元模块的结构以及运动方式加以分析,并对单元模块之间的所有连接关系进行列举,指出了各种连接关系下的运动方式,并借鉴点线的表示方法将球形单元模块图形化表示,采用拓扑图的方式把自重构机器人之间复杂的连接关系形象地表述出来。其次,针对自重构机器人构型变换过程中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构型匹配的自重构策略。在图形化的构型表述方法下,确定自重构机器人构型的中心节点模块,并以此模块为起点,对初始构型和目标构型的连接信息进行比较,获取两种构型之间具有相同连接方式的公共部分。并结合自重构机器人自身限制,以能量消耗最小为目标,采取先断后接的原则,由内向外逐层有序重构出目标构型。然后,对自重构机器人重构过程中球形单元模块的重构路径进行研究。对传统快速扩展随机树路径规划算法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不足从采样点选取以及生长步长两方面对传统的算法进行改进,同时对生成路径中的冗余节点进行删除以及优化处理,使得球形单元模块以最优的路径开展重构运动。最后,基于Matlab实验平台,使用构型匹配算法和改进的重构路径规划算法对两种不同的构型转换过程进行研究,从而验证提高重构效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为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交通运输部有关要求,根据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特色和行业实际情况,自“十一五”时期以来,山西省公路局在探索公路养护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的水泥路面“白改黑”工程中采用了“碎石化”循环利用;在沥青路面改造中采用了沥青面层再生、基层和底基层再生;将粉煤灰用于基层和底基层及附属构件;将钢渣、矿渣、炉渣用于低等级路面基层等循环利用措施.
期刊
图像分割就是根据图像特征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具有区域特质的子区域并提取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分割结果在医学、交通、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计算机视觉任务中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民族纹饰图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采用分割技术将服饰上的纹饰图案快速完整地分割出来对研究和挖掘其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目前已存在众多分割算法,但难以满足对传统民族纹饰图像分割的实际
太空探索对国家安全防护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太空探索过程中,已经有大量的航天器被发射到浩瀚宇宙,这些航天器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军事竞争、资源探索、数据通信、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其中,人造地球卫星因为其种类繁多,作用广泛,成本相对较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逐渐成为各国争夺太空资源的重要手段。各国在大力发展自身空间技术的同时,都在积极开展反卫星技术研究。目前已有多国进行了针对非合作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