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并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以及术后再次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按计划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除外),手术采用相同型号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和25G显微玻璃体切割系统,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首诊原因及白内障类型,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发生率、再手术时间以及发生原因等。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不同因素对术后再手术发生率的影响。X2检验用于分析白内障术后再手术不同原因发生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及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搜集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儿870例(1044眼),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4.0%(146/1044),分别为后发性白内障、虹膜粘连、继发性青光眼、斜视、IOL异位、眼球震颤、视网膜脱离。其中再次手术患者36例(42眼),发生率为4.02%。36例患儿中男28例(34眼),女8例(8眼),6例双眼再手术,30例单眼再手术,右眼19例,左眼23例。角膜直径为(9.52±1.11)mm,眼轴长度为(19.85±2.91)mm。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年龄中位数为4.3个月(范围:2.1~84个月),再手术的年龄中位数为20.8个月(范围:3.8~106个月),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5.75个月(范围:0d~72.7个月)。再次手术的疾病种类占前三位的分别为:后发性白内障(54.76%,23/42)、继发性青光眼(21.43%,9/42)、瞳孔闭锁(14.29%,6/42);其他原因为人工晶状体异位(7.14%,3/42)、视网膜脱离(2.38%,1/42)。再次手术发生率在0~3月龄组为13.29%,显著高于4~12月龄组(3.82%)和13~24月龄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在2~3岁组(3.52%)、4~5岁组(1.08%)、6~7岁组(3.51%)无年龄相关性统计学差异(P>0.05);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后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和瞳孔闭锁为我院近10年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其中后发性白内障是首要原因。低月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3个月)与再手术高度相关。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再次手术发生率较低。提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并非越早越好,需进行综合评估。
其他文献
甲苯和二甲苯是常用的有毒有害有机溶剂,监控甲苯和二甲苯的暴露水平对职业卫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尿酸(HA)和甲基马尿酸(MHA)是甲苯和二甲苯生物标志物,因此尿液中HA和MHA的浓度可以反映甲苯和二甲苯的暴露水平。实际样品中复杂成分带来的基质效应和HA和MHA浓度低会使得定量检测变得困难,因此建立一种高效地富集HA和MHA前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磁性固相萃取(MSPE)是固相萃取技术(SPE)的
光致变色与光磁响应材料具有颜色可变、发光与磁性可调等光学调控优势,在信息存储、分子开关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如何实现室温条件下变色材料的可逆调控及光磁耦合性能,是当前光致变色领域研究中一项重大挑战。本论文将草酸/膦酸作为电子供体,多吡啶配体作为电子受体,引入顺磁金属构筑一系列新型晶态功能配合物。利用电子供、受体之间的电子转移,实现光照条件下可逆的光致变色、光磁响应以及发光性能调控。具体工作如下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发展绿色、可持续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所周知,氧还原反应(ORR)的动力学过程是限制燃料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而Pt作为ORR的商用催化剂存在成本高、储量少和稳定性差问题。因此,开发基于非贵金属基的催化剂来代替Pt催化剂可以极大降低催化剂成本,对促进燃料电池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电解水系统可以为燃料电池提供反应原料——氢气,因此将燃料电
酶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性的生物大分子催化剂,然而其较差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较低的可重复利用性限制了酶的实际应用。近年来,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探索酶在生物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多孔材料固定化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由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连接而成的一类新型多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孔隙度可调、易于功能化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许多MOFs/酶复
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后,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快速灵敏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RT-PCR被认为是病原体检测的黄金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专业的仪器和操作人员以及大量的时间。面对全球性爆发的COVID-19病毒,迫切需要一种依赖简单仪器即可实现快速检测的方法。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合成的核苷酸探针结合化学发光体系实现对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
批判性思维作为理性开放的高阶思维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抓手。教师发展批判性思维可以保持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热情,探索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从而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研究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以中学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首先,运用调查问卷了解目前中学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水平,并且分析教师之间倾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结构多样性和可剪裁性等特点在很多领域展现出不错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催化领域更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具有活性的金属纳米粒子(MNPs)被限制在MOFs的骨架/空腔/通道中或被MOFs包覆得到的MOF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MOFs作为封装基体可以有效促进基底和产
活性氧和活性硫小分子不仅参与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还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开发能够检测这些生物活性小分子的新型探针对于深入解析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实时和原位检测氧化还原小分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开发具有高选择性、高特异性的荧光探针,实现对氧化还原小分子的检测仍具有十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及左卡尼汀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的改善是否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的病人60例,年龄在6078岁(68.83±5.34)之间,透析龄至少一年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每周2
结构和活性是天然产物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结构解析是天然产物后续研究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因为有诸多的缺陷而导致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活性研究面临一些困境。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伴随着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不断发展,量子化学应用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方法也日趋成熟,这些方法往往在较小的计算成本下就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计算精度,是对传统天然产物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