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都市两所教师发展学校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hee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础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日渐凸显,高度重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行动。美国在此时掀起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教师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诞生了,它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性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英国也出现了“伙伴学校”(Teacher Partnership Schools),其认为建立以大学和中小学合作为特征的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之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培养高水平师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为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的教师发展学校(Teacher Development Schools)应运而生,成为带动基础教育发展和学校改进的要素。虽然我国教师发展学校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但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发展思路,为我国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以成都市两所教师发展学校为个案,通过深入现场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参与活动的方式,全面了解这两所教师发展学校的产生、发展、运行的状况,并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基于成都市这两所教师发展学校的现状,再思考教师发展学校的功能。同时,为未来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提出些许建议。笔者认为,上述两所教师发展学校更趋向于一种校本培训,它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提高了在职教师在具体实践中解决问题,主动反思的能力;它让教师在这种模式下体会发展的快乐,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师生命的意义,促进教师的全面成长。当然,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模式,让更有益于教师发展的群体也参与其中,进一步拓展中小学功能也是这两所教师发展学校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厌学作为教育界一个长期困扰的话题,一直受到所有关心教育、关心孩子的人们关注。虽然“厌学”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难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扩招等因为,使得中
学位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充分享受信息共享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饱受“不良信息”的困扰。处于生长发育最高峰的青春期少年,作为互联网的最大用户群体深受“不良信息”
动词、名词是组成句子必不可少的成分,它们作为建构句子的基本语法单位,在句子产生及其理解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所有句子加工机制的研究文献中,以动词为核心的研究文献占据
为了迎接科技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课程结构做出重新调整。“技术”成为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习领域,它涵盖丰富的课程内容,具有自身独特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