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鲁寺及夏鲁村落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导师汪永平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藏藏传佛教建筑研究》(批准号50678082)的子课题。论文以始建于11世纪,因元代扩建成名的西藏日喀则夏鲁寺建筑为研究对象。其建筑上所体现的底层夯土结构结合汉式琉璃屋顶的形式打破了西藏原有的单一建筑模式,为藏传佛教寺院的建造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更快更好地融合外来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本论文在相关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夏鲁寺的历史沿革、汉藏结合的建筑特征、壁画的艺术风格及夏鲁村落起源、演化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为选题来源、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第二章为夏鲁寺相关内容概述,着重阐述了夏鲁派创始人布顿大师生平及夏鲁万户的兴衰;第三章从史籍中考证夏鲁寺的建寺年代及历史沿革,着重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描述,分析夏鲁寺现有建筑状况及艺术价值;第四章就夏鲁寺汉藏结合的建筑特征做了详细分析,并对其壁画的艺术风格及流派做了探讨;第五章就夏鲁村落选址,构成要素做了探讨,并就夏鲁民居的特点与内地民居做了比较。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进入了小城镇发展的高潮期,国家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也日益重视。与自然风景名胜区相融、关系密切的小城镇在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上难以抉择。如何在发展小城镇经济产业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地铁交通系统的发展,在解决这个关系重大民生的问题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轨道交通在各个大
高校大礼堂的保护与改造是一项新鲜而有趣的的工作。在笔者接触到的同济大学大礼堂、清华大学大礼堂、重庆人民大礼堂背后都有一段扣人心弦、叹为观止的整改故事,让笔者对此充
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建筑刻不容缓。但是我国的生态建筑发展确严重滞后,这主要是因为缺乏适合本国国情的生态建筑体系。建筑因为巨大的数量,所以对资源和
我国正处在一个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城镇用地迅速扩张,大量影响城镇生态安全和空间格局的非建设用地被盲目流转为建设用地进行开发,为城镇的持续和谐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快速化城市发展过程中,能源问题、土地利用、环境问题等已经开始成为制约城镇可持续化发展进程的主要障碍,科技进步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驱动力,也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的小学教育无论从教学对象、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与传统的教育有了极大改变。与大学校园相比,小学校园规模小、建设量大,长期以来,小
人口老龄化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自2003年步入老龄社会后,老年人口每年迅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提出了更高
历史街区复兴是当下中国广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作为记录一个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展示了城市历史演变的“年轮”,蕴含了未来塑造城市特色和个性所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