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约翰·班维尔《海》中的自我建构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k710867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班维尔自从2005年摘取布克奖以来,便逐渐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因其创作技法新颖脱俗、语言清新流畅而被视为“最优秀的英语文体家”之一,因而对于其作品的关注也就相对集中于他独特的文风及措辞上面。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海》的研究评论也不例外,大部分研究评论仅限于文风及措辞方面,而对小说中所反映的其他主题却鲜有论及。本文以此为起点,试图从记忆、凝视和空间的角度分析《海》的叙述者马科斯·莫顿的自我身份建构问题。绪论部分,简要介绍约翰·班维尔的生平、作品及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对《海》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及其创作产生背景。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记忆与自我建构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本文试图以文本叙述者的童年记忆和年迈时的近期记忆为线索,探讨记忆在个体自我建构中所起的作用。马科斯童年在海边村庄的记忆在他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并阻碍了他自我身份的建构。五十多年过去了,他始终未能从中摆脱。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凝视与自我建构之间的关系。在此,作者将凝视分为凝视、被凝视、“那喀索斯式”凝视以及承载欲望的窥视。马科斯凝视镜中自我、凝视他者、并窥视他者,同时也被他者凝视。所有这些凝视都是自我建构的一种方式;马科斯在凝视中努力建构自我,但最终成效不大。第三部分基于空间理论探索空间在个体自我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试图从其空间焦虑的深层原因探讨马科斯失败的自我建构。马科斯深深的陷于空间焦虑之中,究其原因有三:安全空间的缺失,父母之爱的缺失以及过去的缺失。当生活中的缺失越来越多时,他的焦虑也随之增加,而他的身份也变得支离破碎。可以说,马科斯身份建构的努力是失败的。身份建构不仅是马科斯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处于迷失世界中的现代人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为了重塑身份以走出迷失的世界,人们去回忆,去凝视,并试图寻求安全空间。但似乎重塑身份之路并非如此平坦。
其他文献
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的《呼啸山庄》自1847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不计其数的解读和诠释,且评价的观点和角度各异。至今,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对其主题、结构、人物性格的评论层出
学位
MaDFroG 档案  ID:MaDFroG  绰号:疯蛙、青蛙王子  姓名:Fredrik Johansson  国籍:瑞典  生日:1985 年9 月26 日  种族:Undead  曾效力战队:SK、FrienZ  状态:退役转型星际2,再次加盟SK(星际2)  个人荣誉:  2003 ESWC 电子竞技世界杯 亚军  2004 WWI 暴雪精英赛 冠军  2004 ESWC 电子竞技世界杯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跨国合作的发展,英语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交易的媒介。商务信函作为商务信息交换的基础,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商业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商务索
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法律语言具有严谨和准确性,否则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因此,长期以来,在对法律语言的研究中,人们一直注重对
我在魔兽上的收获,首先从国内荣誉开始。  北京的春天似乎特别的短暂,在寒冷刚刚退去不久后,炎热的夏天就到了。这一年的夏天,中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性电竞大赛——ACON4。  和WCG、ESWC一样,ACON4也是面向全球的一个赛事。它们再加上后来的WEG,这四大全球性比赛共同掀起了2004~2007年的电竞发展热潮。那几年,电竞的发展可以说是欣欣向荣,肯于投入的厂商数不胜数,平面、网络和电视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