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CT、核磁共振和超声成像都是重要的医学成像方式。其中超声图像因其无损伤的优点成为了医疗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超声成像过程中,由于形成了斑点噪声,降低了图像的质量,并且成像机制的不同使得常规的物质分类方法在超声图像三维可视化中效果不会很明显。因此有必要研究三维超声图像的滤波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本文研究了三维可视化过程的相关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超声图像的预处理、体绘制以及交互技术等。在超声图像预处理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三维数据裁剪方法,保留感兴趣区域细节的同时,裁剪掉无关物质,减少数据量。然后介绍常用的滤波方法和非线性自适应滤波法,并选择常用的滤波方法对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滤波方法对超声图像斑点噪声的滤除效果不显著,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滤波方法。本文总结常用直接体绘制算法和加速方法,简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简化了Phong光照模型,提高绘制速度;介绍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混合绘制;在临床诊断中,往往需要自由旋转三维数据场,对其从各个方位或角度进行观察。本文从数学原理上讲述三维模型的自由旋转,并且针对具体应用进行编程改进。传递函数在体绘制算法中占据核心地位。由于传递函数设计的盲目性,设计一个合适的传递函数相当困难。本文综合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传递函数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梯度幅值的传递函数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化该方法,通过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绘制效果较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