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山东省外向型发展竞争力探讨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573346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目前,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的热点地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随着滨海新区、渤海新区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国家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环渤海经济圈的外向型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05年中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继续发挥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表明国家要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进而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同时也确立了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地位。也就是说,天津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过程中的“增长极”,在经济圈发展初期,“增长极”将带来极化效应,吸引周围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因此,山东省应认清当前严峻的形势,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防止出现“边缘化”。为此,本文拟分析环渤海经济圈五省市外向型发展竞争力的两项指标,即外贸发展竞争力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竞争力指标,找出山东省与其他省市相比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找准山东省外向型发展的定位,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为目标,争取成为其中一个“增长极”,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为基础,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在此基础上得出提升山东省外向型发展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要顾全大局,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其次,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外贸竞争力;再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最后,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越来越广泛地流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已成为国际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内外学者对FDI
提出了一种基于UG、ANSYS和ADAMS软件的矿山用皮带连接桥虚拟样机实现方案。建立了皮带连接桥工作装置的运动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别对工作装置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和有
“关注顾客,让顾客完全满意”已经成为组织、国家甚至是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焦点。顾客满意是顾客需要的不断满足,顾客价值的不断实现,是社会运行和生产力增长的真正标准。一
传统媒体建设客户端力度不断加大,但多数新闻客户端的下载量低,活跃用户少。如何做大做强新闻客户端?与强势融合媒体进行战略合作,加强媒体联动;利用客户端开展互联网+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