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涡流无损检测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损检测技术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多种无损检测手段的集成及综合应用。本文从涡流检测以及电磁感应原理出发研究集成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将传统单频涡流、交变磁场测量、脉冲涡流以及多频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不仅具有单一涡流检测方法的检测能力,而且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一体化的软硬件系统平台,使得多种涡流检测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和检测信息融合,降低对操作人员经验的依赖性,极大的提高缺陷检测的可靠性和检测效率。本文针对航空集成化、小型化、原位化、快速化的检测需求,对集成涡流无损检测系统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包含系统通用模型分析,检测系统结构分析及优化,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检测方法及原理集成以及传感器优化设计、研制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工作。本文(课题)核心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包括:讨论并分析了涡流检测技术的物理及理论基础,对涡流检测问题的通用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涡流传感器线圈的感生涡流分布及阻抗和磁场分布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通过分析各种涡流无损检测系统特性,以数字化、集成化、模块化为目标,对传统各种涡流无损检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以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用电磁位函数数学表征单频激励条件下的时谐电磁场问题。以轴对称简化模型描述传统的典型线圈型涡流传感器,进而在轴坐标下分析涡流效应对传感器阻抗以及磁场分布的影响。文中对几种常见涡流检测技术的系统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优化设计部分系统组件,提取不同检测系统的共性,优化独立系统架构从而抑制系统差异,为集成无损涡流检测系统的深入研究工作奠定物理平台基础。对涡流检测原理和不同的涡流检测系统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涡流检测系统原理层通用模型和功能层通用模型;以该模型为指导,提出了一种涡流无损检测系统的“双总线分层系统架构体系”;以“双总线分层系统架构体系”为基础,以集成化、模块化、可复用为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深入研究并设计了集成涡流检测信号发生器和集成涡流检测信号调理系统。不同的涡流检测技术在检测原理上具有一定的差别,对应的激励信号类型、信号处理方式等方面均有差异,通过分析涡流检测技术的基本检测原理,提取不同涡流检测系统的共性,采用模块化、集成化、可复用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提出了涡流检测系统的原理层通用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的涡流检测系统的功能模块构成,求同存异,并按细化功能形成模块,提出了功能层通用模型。以这两个模型为指导,提出了一种以顶层全局总线和底层局部总线相结合的双总线分层系统构架体系,其中顶层对应原理层通用模型,底层对应功能层通用模型。基于两个模型和双总线分层系统架构体系,深入研究并设计了集成涡流无损检测信号发生器和集成涡流无损检测信号调理两个子系统,为集成涡流无损检测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奠定了工程专业基础。借鉴虚拟仪器“以软代硬”的设计思想,以集成化、模块化、可重构为系统设计目标,以工业计算机为基础平台,以“双总线分层系统架构体系”为指导,设计并实现了集成涡流无损检测系统。系统不仅能够实现ACFM、常规单频涡流检测、多频检测和脉冲涡流检测功能,而且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和系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融合,是真正意义上的集成涡流无损检测系统。依据前面提到的系统模型和双总线分层架构设计思想,借鉴虚拟仪器“以软代硬”、“软件即仪器”的设计思想,综合考虑项目研究的实际,建立了基于工控计算机的系统平台。其中,顶层全局总线采用PCI总线,底层局部总线采用IIC总线。详细介绍了集成涡流检测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以及传感器等设计等。将D-S证据理论引入对不同的涡流检测手段的集成检测结果中来,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数据融合,以置信概率为特征量来表征缺陷识别,提高了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概率。针对航空装备无损检测实际需求,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检测性能。针对航空无损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涡流无损检测方法—脉冲交变磁场测量技术(PACFM),该检测方法集成了脉冲涡流检测和ACFM交变磁场测量两种检测方法,通过优化传感器结构、信号处理方法、信号源激励模式等方面融合了PECT和ACFM技术的优势、抑制或消除了单一检测方法的缺点。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研究,PACFM技术不尽具有良好的深层缺陷检测能力而且具备优异的缺陷定量能力。ACFM技术以场量测量为基础,具有能够定量评估缺陷尺寸、无需同被测物体接触、对提离效应不敏感等优点,但是一般只适用于被测物体表面缺陷的检测,对深埋隐藏缺陷的检测能力较差。脉冲涡流无损检测由于脉冲信号中含有丰富的频谱谐波分量,能够对不同深度的缺陷产生作用,在多层结构深层缺陷检测方面效果较好。然而,由于采用瞬态响应信号时域特征量进行分析,容易受到外界噪声干扰且提离效应影响明显,进而极大降低缺陷检出概率。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脉冲交变磁场测量技术,该技术集成融合了两种检测技术各自的优势,降低或减少了各自的劣势,采用脉冲周期信号激励矩形传感器线圈,提取瞬态脉冲响应信号的特征量描述三维磁场场量值,采用场量测量和瞬态信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缺陷识别与定量评估。与传统ACFM技术相比,PACFM不仅具有等同的表面缺陷检测能力,而且具有优异的深层缺陷识别与定量评估能力。对脉冲交变磁场测量技术在深层缺陷的定量评估和定性分析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引入并定义了“立体蝶形图”、“DPV-峰值偏差”以及“标准偏差比率”三个特征量,应用于缺陷的定性检测、定量评估以及缺陷分类中,基于脉冲涡流谱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双层复合结构中的缺陷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了基于差分谱分析的三维缺陷检测信息FFT谱分析方法,能够实现良好的针对双层复合结构缺陷分类效果。在讨论了ACFM检测技术中采用的二维蝶形图判断模型的基础上,结合PACFM技术特点,提出了“立体蝶型图”的三维判断模型,该模型增加了一维信息量,不尽能有效提高缺陷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亦能提高对包含传感器提离效应在内的干扰抑制;以“DPV-峰值偏差”为特征量,重点研究PACFM技术的缺陷扫描过程以及缺陷的定量评估;基于脉冲涡流谱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双层复合结构中的缺陷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维缺陷检测信息FFT谱分析方法能够取得有效的缺陷分类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已通过专家鉴定,系统样机也已投入我军某新型战机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测中,真正满足了装备无损检测对集成化、小型化、快速化以及原位化的检测需求,受到应用单位的一致好评,有效地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经验的依赖,并极大缩短了现场检修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其他文献
分析了十年我国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成因,使用2001年1月—2010年9月的季度数据,在构建稳定的VAR模型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的方
一民粹主义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头20年的俄国,是一股异常强大的社会潮流。它不仅发展为强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包括左、中、右各种色彩的政党和派别,还有着自己完整的思想理
目的 明确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 (PCD)前入路的解剖层次及相应重要结构 ,探讨避免损伤重要结构的方法 ,提高PCD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8具成人尸体 ,按PCD前入路逐层解剖 ,观
本文以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应该”和“should”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句法角度,将两者放在汉英对比的大背景下加以探讨。结合实际语料,我们既试图找出“应该”和“should”在形
通过对定制家具生产工艺过程的分析,明确家具模块化设计流程和原则,并对模块的接口方式和通用性进行了探讨。运用板式家具的结构分解配置的方法,对定制模块进行分类、设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合作性成为这次改革的目标。随着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探究式教学成为这次语文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系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研究表明:人参中主要活性物质包括人参皂苷、多糖及氨基酸等。人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调整生理机能和增强机体免
<正>刘文峰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内分泌科首席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现成立天津市首批名老中医工作室,从事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46年,积累了丰富经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模型研究双黄连口服液的抗炎作用,采用细菌内毒素所致的大鼠发热模型研究双黄连口服液的解热作用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可以感染牛、羊、鹿、猪等多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