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2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其在容量、使用寿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改进和开发新一代电化学储能装置是当前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碳基材料因化学稳定性高、电子导电率优异和机械强度好等特点而被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但对于不同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需要根据其储能原理及特点,开发与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本论文以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可充锌-空气电池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合成制备了系列碳基复合(掺杂)纳米材料,并就其相应的电化学储能特性进行详细研究,取得了以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结果:(1)以生物质玉米须为碳源,通过水热预碳化、高温煅烧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PCCS)。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PCCS具有三维多孔的无定形碳纳米片结构,氮原子掺杂量高达18.79 at%。NPCCS在锂离子半电池测试中表现出高可逆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经100次循环后比容量高达589.5 m Ah g-1,在1 A g-1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个循环后容量稳定保持在369.4 m Ah g-1,即使在5 A 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有279.5 m Ah g-1。以商业Li 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LNCM)与NPCCS负极材料组装的锂离子全电池(LNCM//NPCCS)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的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523.6 m Ah g-1,表明NPCCS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希望在实际中得以应用。(2)以氧化石墨烯(GO)为碳基体,通过原位共沉淀及高温固相硫化制备了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Zn S/Fe S2@r GO)。利用空间限域使Zn S、Fe S2双金属纳米颗粒被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紧密包裹,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缓解金属纳米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效应。将Zn S/Fe S2@r GO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其可逆比容量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高达361.4 m Ah g-1,在1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500圈后仍有156.3 m Ah g-1,在5 A g-1电流密度下为187.5 m Ah g-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容量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3)以正硅酸四乙酯(C8H12O8Si)为硅源,酚醛树脂(RF)为碳源,通过原位聚合及高温煅烧制备了高性能的锌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Fe3C@N/MCHSs)。利用RF中的含氧基团将Fe3+锚定,避免金属颗粒在高温热解时团聚,使3-5 nm Fe3C纳米点均匀镶嵌在多孔碳空心球壳层中,与氮掺杂碳形成稳定的异质结构。在碱性条件下,Fe3C@N/MCHSs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催化活性、抗甲醇能力、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N/MCHSs和商业Pt/C催化剂。同时,将Fe3C@N/MCHSs作为阴极催化剂组装的液态可充锌-空气电池也表现出高放电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相比于其他能源,核能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具竞争力的能源,同时也是解决目前能源问题最佳的途径之一。随着聚变物理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氘氚聚变反应后会释放大量的高能射线,使得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中光学元件所处的运行环境由单一的激光辐照而转变成激光与其他各类辐照相互作用,导致原始阈值非常高的元件在实际的运行环境中,出现表面膜层大面积脱落等问题。且较差的抗冲击性和
为解决钢桥面疲劳开裂和铺装层易损难修等问题,作者所在的团队在理论分析、材料性能研究、试验模拟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以增强桥面刚度、减少应力幅的创新方式,提出了“钢-超薄UHPC-沥青磨耗层”轻型组合.桥面结构体系。对于该结构,UHPC层.与铺装层的层间粘结.性能依旧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本文针对UHPC表面纹理构造、纹理构造与界面剂粘结.性能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针对传统测试方法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超强性能在高温蒸养后能进一步提升,因此非常适合用于预制结构。UHPC预制管混凝土柱(CFUT)是在预制的UHPC管内现浇混凝土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研究表明该结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俱佳,应用前景广阔。然而,蒸养后的UHPC几乎不产生后期收缩,徐变系数也很小,与普通混凝土(NC)差异较大。由于收缩徐变特性的差异,在长期荷载作用下,UHPC-NC组合结构会产生内力重分布,
当今社会汽车数量与日俱增,道路事故频发不止。据统计有45%的交通事故是由于汽车制动系统的介入不及时或者失效造成的,因此设计一种新型车辆制动系统来提高行驶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ISO 26262标准为指导,基于现有制动系统设计了一种电液混合制动系统,创新之处在于将两种制动系统同时应用于车辆底盘架构中,既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响应速率,又降低了制动液渗漏和电子系统可靠性不强的风险。首先,对现有电子液压制
近年来,集成电路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随着5G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产业繁荣发展的需求提上了日程,验证工作作为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的工作源于实习公司的8位MCU(Micro Controller Unit)项目,笔者负责对其自研处理器的验证工作,主要对其指令集、处理器的功能和特性进行验证。笔者查阅前人关于处理器验证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处理器的验证多采
数字技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必不可少。模数转换器(ADC)是DSP中非常重要的模块。由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各方面的性能较为折中,而应用领域方面的不同,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出具有满足不同应用场合需求的模数转换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达到节约设计成本的目的。本论文为了满足DSP不同的应用场合,对高精度、高速两种特点的模数转换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功耗、精度、面积、速度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西部大开发是必须坚持推进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向中西部推进。然而,中西部地区存在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经地下水溶蚀,将形成的地下河、暗河与溶洞等。在上述岩溶区进行路基工程建设时,潜在的下伏溶洞将是路基承载力设计中难以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结合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岩溶区地层上桩基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机理及相关地基加固方法研究”,对路基下伏岩溶顶板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视频图像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去隔行技术作为视频图像处理领域不可或缺的功能,人们对更好更快算法的算法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比对各类去隔行算法,融合各家的优势,提出了新的去隔行算法,并通过FPGA进行了实现。该算法基于传统的运动自适应算法,将待插点分为静止点与运动点,从而采取不同的去隔行方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设计了一套处理方案,得以将帧信号中的奇偶场分离,并将RGB信
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高性能的材料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半导体材料及其相关器件的发现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而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人类能够探索原子、分子等纳米尺度的新奇物性,并制造广泛使用的多功能纳米电子器件和电路,从而彻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二维(2D)材料就是一类独特的纳米材料,其纵向尺寸一般小于100纳米,横向尺寸可以达数米。2D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在电
太阳辐射对建筑室内辐射环境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于建筑室内人员的太阳辐射造成人体辐射得热变化以及辐射不对称,对人体整体与局部热舒适造成影响。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大多通过数值推导的方式计算太阳辐射下建筑室内人体得热,缺少实验验证,且计算复杂,不适用于工程应用。此外,较少研究关注太阳辐射作用下室内不对称辐射环境对人体局部热舒适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比了实测建筑室内太阳辐射强度与Daylight Coeff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