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各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实践证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时期继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条件。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六十周年,200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五十周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充分体现。为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和完善,各族人民能得到更大的收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从研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出发,概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总结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实践过程,并分析了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探讨了在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民族学说,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总结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历程可以分为形成、全面实施、曲折发展和完善发展四个时期;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验是必须要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与民族自治地方相结合、必须坚持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国家帮助和发达地区的支援与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相结合、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从国家政权、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成就,也从国际、国内、经济文化方面分析了将要面临的挑战。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阐述了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政治、社会和经济意义,同时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稳定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保证。高校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护好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确保社会整体安全稳定局面的重要方面,也是保持高等教育自身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城乡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甘肃省也不例外,由于历
2006年10月18日清晨,当我从网络新闻中看到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于10月13日凌晨在京因病与世长辞的噩耗,不禁万分悲痛。遗像中老人家那丝丝白发,
期刊
当下,归因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以及政府不可治理公共事务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所处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了复杂性、多变性等时代特征,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
期刊
关于司法运行方式的定位,一直存在着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两种学说。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司法运行方式应当采取何种定位及确立如何的司法运行机制,关涉我国司法改
学位
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科技的发展与最新发明往往首先运用于军事领域。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战争的形态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传统的以杀害生命为主要手段,到高科技战争以摧
就业权是残疾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属性层面中,残疾人就业权不仅是残疾人受益权,更是平等就业权与社会扶助权的重要内容。目前,尽管我国政府针对残疾人就业做出了很多努
苏里格西部区块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以往钻完井过程容易产生地层伤害,造成储层污染,给后期的生产开发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钻完井过程的油气层保护成为了目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