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D55在异种胰岛移植中保护作用的探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胰岛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Type I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重要途径,但却面临供体紧缺问题,以猪胰岛细胞为供体来源的异种胰岛移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猪胰岛细胞经肝门静脉移植给受体后,会诱发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nstant blood-mediated inflammatory reaction,IBMIR),导致移植后早期胰岛细胞大量丢失。补体激活是引起IBMIR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类衰变加速因子(Human decay acceleration factor,h DAF/hCD55)是一种补体调节蛋白,具有抑制补体激活的功能,以表达hCD55的猪胰岛细胞为供体,可能有利于减少IBMIR的发生。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制备的GGTA1基因敲除(GGTA1gene knockout,GTKO)、GTKO/hCD55巴马小型猪的基础上,探索hCD55在异种胰岛移植中抑制补体激活、减少IBMIR的效果。方法:1.使用改良Ricordi消化法分离GTKO、GTKO/hCD55猪胰岛细胞,通过双硫腙(Dithizone,DTZ)染色判断胰岛细胞纯度,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活性。2.为鉴定分离的胰岛细胞功能,在体外使用(高/低)葡萄糖刺激胰岛细胞检测胰岛素分泌功能,在体内对T1DM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deficiency,SCID)鼠进行异种猪胰岛移植实验检测其对T1DM SCID鼠的血糖纠正效果。3.为验证GTKO/hCD55猪胰岛细胞上hCD55的表达,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进行核酸水平鉴定,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免疫荧光进行蛋白水平鉴定。4.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 test,CDC)和补体沉积检测,体外探究hCD55抑制补体激活、降低细胞毒性的效果。5.使用链脲佐菌素对恒河猴进行T1DM造模,经肝门静脉移植GTKO、GTKO/hCD55猪胰岛细胞,比较移植两种基因型胰岛细胞后在15 min、30 min和4 h的特异性猪C肽释放量,体内评估hCD55减少IBMIR的作用效果。结果:1.GTKO猪胰岛细胞DTZ染色显示纯度为83.00±6.71%,FDA/PI染色显示活性为86.25±2.50%,高糖刺激分泌的胰岛素含量为低糖刺激后的2.92±0.32倍,移植的5只T1DM SCID鼠中有4只血糖恢复正常。2.GTKO/hCD55猪胰岛细胞DTZ染色显示纯度为81.67±7.64%,FDA/PI染色显示活性为87.50±3.54%,高糖刺激分泌的胰岛素含量为低糖刺激后的2.01±0.13倍,移植的5只T1DM SCID鼠中有80%恢复正常血糖。3.RT-PCR结果表明GTKO/hCD55猪胰岛细胞表达hCD55 m RNA,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GTKO/hCD55猪胰岛细胞有hCD55蛋白表达。4.CDC结果显示相比于GTKO猪胰岛细胞,GTKO/hCD55猪胰岛细胞显著减少细胞毒性(P<0.05)。5.补体沉积检测结果表明相比于GTKO猪胰岛细胞,GTKO/hCD55猪胰岛细胞上人C3c补体、人C5b-9补体的沉积明显减少(P<0.01、P<0.0001)。6.在进行的2例猪-T1DM恒河猴异种胰岛移植实验中,相比于移植GTKO猪胰岛细胞,移植GTKO/hCD55猪胰岛细胞的受体在移植后15 min、30 min和4 h的特异性猪C肽释放量均减少。结论:GTKO/hCD55猪胰岛细胞上表达hCD55,hCD55有效发挥了抑制补体激活、减少人补体对猪胰岛细胞损伤的作用,具有缓解IBMIR发生的趋势,这对于临床(前)异种胰岛移植供体猪基因型的选择与功能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概念隐喻理论是从认知视角切入隐喻研究后的一个重要成果,它打破了人们对于隐喻的传统看法,开启了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2013年,苏童发表了其新作长篇小说《黄雀记》,该书讲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一桩青少年犯罪案引起的三个人的命运纠缠史,其中隐喻现象丰富,可谓是隐喻翻译研究的合适范本。本研究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以《黄雀记》中的隐喻现象为研究对象,试图探
学位
学位
意象是文学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修辞学,心理学以及其他领域中得到研究。不同领域对意象的关注点不同,但总体来说,意象是作者用具体的实物表达抽象的感情和想法。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意象的形成是基于我们隐喻思维方式,其本质是我们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思考另外一种事物。隐喻思维体现在意象上,同时意象也是一种思维工具。不同民族具有独特的认知,因此使用的意象也不同。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李尔王
学位
本论文重点关注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特别是《手》、《秘密分享者》、《上帝的力量》,中暗恐表述的创意性与灵活性。西格蒙·弗洛伊德仍旧是现代心理分析学的奠基人。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弗洛伊德留下惊恐回忆,《暗恐》是他在当时发表的著作之一。目前为止,暗恐理念影响广泛,虽然国内外研究者常利用暗恐与其他批评角度进行交织,但仅仅阐释了小说中的暗恐,很少关注暗恐理论的内在联系。本文发现,暗恐是
学位
称呼语作为人称指示语的一种,是语言使用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必要手段,因此称呼语的使用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交需求,人们经常使用不同的称呼语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语境。本研究主要观察了英国广播公司于2010年开始发行的电视系列剧《神探夏洛克》中称呼语的使用和转换情况,探索语境因素以何种方式影响着称呼语的转换过程。研究语料由该英剧中涉及到称呼语的使用与转换的部分台词构成。基于研究
学位
不断加重的人口老龄化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学界从各个方面开展老年学的研究,其中老年语言学也逐渐获得关注。阿尔兹海默症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病患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损伤,为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学界大多数研究关注患者的语言衰退及受损,甚至一些语言能力几乎丧失的重度患者,鲜有文献关注患者尚且保有的语言能力。因此
学位
TED演讲受众广泛,内容深入浅出。而目前少有从介入资源角度研究特定主题的TED演讲,深入探究其人际关系构建。《超级演说家》旨在传播信息,弘扬正能量。而现有对《超级演说家》的研究较少从介入角度出发。对二者中介入资源的对比分析更为少有。本文基于介入资源理论,对比分析TED演讲与《超级演说家》中的人际关系构建特征异同,进而揭示其社会价值观差异,为中国学生的英文演讲技巧提出批评性建议。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
学位
本研究将从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的关系展开研究。在该系统下,包含三个维度: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验。目前,该理论已成为二语动机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本研究共有四个研究问题:1)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如何?2)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他们的成绩之间存在什么差异?3)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他们的英语成绩有什么关系?4)
学位
生态语言学发展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生态关注。作为生态语言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生态话语分析主要探索语言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海洋生态与地球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海洋纪录片可以近距离展现真实的海洋生态环境,对其解说词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利于探究语言使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本文拟回答的研究问题如下:(1)海洋纪录片解说词中过程、参与者与场所的总体分布特征是什么?(2)海洋纪录片解说词通过这三个维度传达了什
学位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中有着丰富的植物意象,在对这些植物意象的书写中,使得她的小说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体现出了自然美的特质。一方面,文章通过系统研究迟子建“植物书写”的相关小说,对其文本中大量植物意象的产生缘由进行分析,体察小说中植物意象出现的作用,从而研究迟子建在小说创作中对于植物生态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将迟子建的“植物书写”放置在现代文明进程之下考察,试图探索生态文明的救赎之路,挖掘迟子建“植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