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课程改革于2010年在四川推广开来,四川省使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教材新教材,与改革之前使用的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在内容,形式,框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编者在“阅读材料”上面做了这么大的改变,其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编者的用意广大师生是否理解?“阅读材料”在广大师生心中地位如何?师生使用“阅读材料”的情况怎么样?师生喜欢哪些方面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有着怎样的功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阅读材料”?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以下的研究。本论文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宜宾县二中的50名教师和6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分别从教师是否阅读“阅读材料”,是否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阅读材料,以及在“阅读材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学生问卷主要从学生是否学习阅读材料,学习的态度怎样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收集原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宜宾县二中的师生使用“阅读材料”的情况很糟糕,师生都很少关注“阅读材料”,也很少使用“阅读材料”。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接着再在这50名教师和650名学生中抽取了9名教师和19名学生进行访谈,谈谈师生喜欢阅读和使用哪些方面的“阅读材料”,师生不喜欢“阅读材料”的原因?并根据访谈的结果分别从教师,学生,教育机制及“阅读材料”自身的内容等几个方面分析影响“阅读材料”使用的原因。本文接下来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阅读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以表格的形式罗列了新旧两个版本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题目,内容,及材料的位置,通过对比研究将阅读材料分为史学类,正文拓展类,实际应用类:并根据这三类“阅读材料”的特点挖掘出了“阅读材料”的教育功能。最后为了发挥“阅读材料”的教育功能,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阅读材料”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如以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正文拓展类的“阅读材料”融入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际应用类的“阅读材料”进行研究性的学习等一些教学策略等,并把这些教学策略在自己的教学中一一实践了,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